第406章 南方的商人在茶楼(第2页)

 ········

 宫廷中的决策,往往需要在民间得到切实的贯彻实施,才能真正引发翻天覆地的变化。

 然而,如今明朝的政治机构已然变得步履蹒跚,宛如一个小脚老太太般行动迟缓。

 崇祯帝在宫中纵论天下,他所制定的再好的政策方针,一旦落入这些具体执行的官员之手,便总是遭遇拖延和变味。

 正如那句古话所说,如果吏治得不到改革,那么再好的政策是和被心术不正的和尚念歪了经,是一样的道理。

 而崇祯帝仍在等待着京畿地区完全纳入自己的掌控之中,只有如此,他才能顺利展开一场具有深远意义、划时代的吏治改革。

 那些京城的百姓们在懵懂无知中度过了崇祯帝执政的大半年光阴,却始终未能感受到这位新皇帝到底有何与众不同之处。

 崇祯帝如此漫长的改革历程,实际上只是在做一些修修补补的工作,重点在于改革上层建筑,并为自己的商业帝国铺设道路。

 如果崇祯的改革仍然未能触动更深层次的问题,涉及到百姓的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那么时间将不会等待任何人。

 成千上万的陕西难民将会淹没整个明朝帝国。

 如今,改革的微弱清风终于吹拂进了京城的大街小巷,也吹进了一家茶馆之中。

 在这个时代,人们最爱的饮品便是茶水。

 棋盘街上遍布着各个官府部门,这里是京城最为繁华热闹的地方之一。

 无论是士子、平民、商人还是各种行业的人,都依靠着一张度牒来到这里。

 街道上人头攒动,每天都充满了无尽的喧闹声,成为了大明城中屈指可数的繁华之地。

 而就在棋盘街的东北角,有一座小小的茶楼设立在此。

 这座茶楼面积虽小,但却是一家历史悠久的老字号。

 它与大多数店铺一样,都设有向外延伸的虚檐和披檐。

 门上悬挂着一道水帘子。

 屋内摆放着一只精致的炉子。

 这里以茶会友,广纳四方宾客。

 不仅有传统的绿茶和红茶,还有更为特别的梅汤、和合汤以及胡桃松子泡茶等,尤其受到妇孺们的喜爱。

 此处环境雅致宁静,没有酒楼酒店的喧闹嘈杂,成为商人们商议要事的理想之地。

 如今晋商在北方的生意如日中天,早已令其他南方地区的商帮眼馋不已。

 如今,趁着崇祯皇帝即将在五月初六举办第一届大明进出口商贸交易展览会(简称“明交会”)的东风,不光是那些金发碧眼的夷人纷纷涌向京城,就连南方的徽商、潮汕商帮也迫不及待地向京城进发。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福建的那帮十八芝海盗兼海商的船主们,也有许多人计划前来京城凑凑热闹,他们的到来更多是带着一点政治色彩。

 一些海盗头子还没有出福建的范围,就开始叫嚣是皇帝老儿请他们去的,说是要商量大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