嗦粉烟雨江南 作品

第89章 练习赛不足为道(第2页)

 


    我们必须对赛车进行更多的提升,枭龙和红虎在这里看起来非常强大。即便是这样,我认为我们能够找到正确的方法加以改进,以打击他们。”
 


    据媒体《汽车,发动机与运动》报道,红虎车队在对收集的失速尾翼数据进行分析后决定:西丝州站暂不使用该系统。
 


    两周后的华沃站,车队将继续对其进行测试,届时将正式投入实战。
 


    在昨天进行的西丝州站周五练习中,红虎车队首次对自己版本的失速尾翼进行了测试。
 


    hu6的系统和雷之神类似,也是通过车手的左手来控制激活。气流入口则设在引擎进气道上方。
 


    但是与对手不同的是,聂巍设计的这套系统,在喷向尾翼的气道下方,还有一个管道。
 


    《汽车,发动机与运动》的报道称,安赛特和魏魄比赛中,对搭载和不搭载失速尾翼两种情况进行了对比。
 


    昨天傍晚,工程师在对数据进行对比后决定,本站暂不使用,原因是仍然存在一些负面的影响。
 


    “现在仍然有一些负面影响存在。”红虎技术顾问穆科在接受采访时说道:“我们现在对第一天练习赛的数据进行了分析,下一次将在五湖赛道再做测试。”
 


    媒体称:通过周五的测试显示,xl-25借助赛道的直道部分,追回了红虎半秒。
 


    穆科解释说:尽管从极速数据来看,枭龙比红虎快4公里/小时并不是太大。
 


    但是:“由于失速尾翼从直道的起点便开始工作,枭龙进入极速的时间比我们要早,所以他们赢得了时间。”
 


    《汽车,发动机与运动》同时披露,尽管雷之神早在锦城站就开始使用失速尾翼,但是其系统仍然很粗糙。
 


    “第一次在锦城的使用如同灾难。尽管雷之神在直道上的速度是最快的,但是高速弯损失了太多时间。
 


    这周的瀚海的第二次使用有所改善,龙浩透露说;‘我们已解决了锦城的问题。不过系统仍不完美,我们还需在这上面下功夫。’”
 


    枭龙是失速尾翼的创造者,同时也被认为是唯一一支配合单体壳进行设计的车队。
 


    距今已经有超过8个月的使用经验,这使得该队的车手段天才丝毫不担心那些竞争者近乎疯狂的抄袭。
 


    “很显然我们独家拥有这套系统的只是短暂的。现在,我们的优势是经验。其他车队要完全搞清楚失速尾翼,仍然需要一定的时间。”段天才说道。
 


    两周后的五湖赛道的直道比例比本周的瀚海赛道更高,直道极速更为关键。
 


    红虎决定将系统推迟使用,应当是出于更为稳妥的考虑。
 


    毕竟从过前6站比赛来看,hu6似乎仍然拥有优势来应对来自枭龙系统的威胁。
 


    第三次练习赛安赛特凭借停表后的最后一次冲刺超过成风,单圈时间快了03秒。没有使用失速尾翼失速尾翼的红虎赛车仍可以击败枭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