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9章 大禹治水(第2页)

  电视中,杨光走出来,站在一帮古装装扮的人群中,对着观众说:

  ”汉文帝年间,文帝遍求天下能讲《尚书》之人,得知伏生精通《尚书》,专门派晁错到伏生家学习《尚书》。“

  在杨光讲完以后,宫里来的人已经宣读完文帝的圣旨。

  晁错拿出一根鸠杖交给伏生,恭敬的说这是文帝给伏生的,代表他年长德高望重。

  而伏生则是看着晁错,不一会便蹦出了一句:”愧领!“

  这一句”愧领“,直接让电视机前许多观众都泪目了。

  可能是演员的演技实在是太好了,他们压根就没有看出任何表演的痕迹,而是在觉得这仿佛就是穿越到了古代,变成了历史上真正的伏生。

  确定好明日开始讲《书》,晁错带着一众人离开后,杨光快步走了上去。

  恭敬的行了一礼,喊了声:”先生!“

  伏生的那些学生,看到杨光这身打扮,看看他们的衣服又看看杨光的,纷纷露出了疑惑的表情。

  这声”先生“让伏生从刚刚的情绪中缓了过来。

  开口说:”喜而落泪,皇帝知道《尚书》的好处,百姓的好日子,有望了!“

  接着就是节目刚开始的那一幕,杨光给伏生介绍,自己是来自两千多年后的读书人,此次特来拜访。

  这新奇的对话,也是牢牢的抓住了观众们的眼球。

  听到杨光来自两千多年后,伏生的那些学生也纷纷开始交头接耳的议论纷纷,而伏生也是很诧异的问:”两千多年后?“

  ”你们还读《书》吗?“

  杨光斩钉截铁,异常坚定的说:”读!“

  ”我们后世,尊称《书》为《尚书》!“

  听到杨光的话,伏生身后一个学生模样的人开始问:”两千多年后,为何称为《尚书》?“

  杨光没有回答,但伏生却是想了想开口说:”《书》是上古之书!“

  杨光问:”先生,特来请教,《书》好在哪里?“

  伏生:”《书》,我读了九十多年,这里面的好处我来告诉你!“

  ”我名伏胜,《书》我读了九十多年。“

  随着伏生的目光朝远处看去,只见舞台的另一角忽然亮起了一道光,在那道光里,是一群小孩子在读着《书》,这群小孩子里面,就包括少年时的伏生。

  先生在前面教着他们,开篇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从远处收回目光,伏生继续说:”我童年便读《禹贡》,就知道它的好!“

  杨光看着伏生,轻轻点头:”我们从小也读大禹治水的故事,三国家门而不入。“

  伏生:”大禹的好,不仅只是这些!“

  杨光:”还有哪些?“

  伏生:”你看!“

  接着,音乐声起,远处又出现一群人,表演的,正是当年大禹治水的故事。

  看完这个故事,许多观众才猛然知道,原来是大禹,让黄河造福了百姓,有了母亲河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