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0章 牛人老李


                 别看萧鹏整天叫老李为‘李买买’,但是他真的很敬佩老李。

  但是他却不喜欢和老李有太多的交际。

  倒不是因为钱的事情,而是……

  跟他和他身边的人接触越多越觉得人类是有参差的。

  他听过很多人常说这么一句话:我如果生活在改革开放初期,随便摆个地摊都能发达。

  一副自己生不逢时的感觉。

  可是真的这样吗?

  1997年的股市、2003年的楼市、2007年电商、2014年微商、2016年某音短视频、2019年直播……

  这不都完美错过了?

  对这样的说法,萧鹏的建议就是:多吃点儿菜少喝点儿酒。

  没事儿说那么多胡话只会让人笑话!(所以老杨不爱写穿越文)

  真正见过优秀的人后,绝对不会说这些胡话。

  了解老李的经历后,只能说俩字:牛x。

  这是正儿八经草根崛起的故事。

  当年农村出身、高考失礼后的他凭借一台最便宜的‘海鸥’相机和一辆‘二八大杠’自行车,在各个景点做‘野相机’生意,虽然经历了类似于‘相机被偷’、‘被地头蛇教育’、‘被抢劫’等糟心事儿,但是靠着优秀的销售技巧在1982年那一年就赚了两千块!

  现在听起来不多,可是1982年浙江省的人均年工资收入才只有740块!

  然后他凭借着这第一桶金租了个门店开了两年照相馆。

  为什么只开两年?

  因为他这属于违法经营。

  照相馆是属于‘特种行业’需要特种行业许可证才可以开办,他就这么被处罚多次后坚持了两年。

  后来坚持不下去后这哥们发现了新商机——他在经营照相馆的时候发现洗相片的定影液很赚钱,于是自学化学捣鼓起了定影液。

  虽然他文凭确实不高,但是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确实强,包括当时开办照相馆很多设备都是他自己动手制造的节约了大量的经费。

  可是这个定影液并没有捣鼓出来。

  原因是他在捣鼓定影液的时候发现可以通过化学手段从废旧金属里分离银,于是就直接开始做起了废旧金属提取贵金属买卖。

  但是这个技术门槛并不高,很快就有无数人学会进入了这个行业——非洲有个国家加纳,现在基本上是全世界电子垃圾最多的国家,现在当地相当多的老百姓都是做这个生意来养家。

  而当时由于做这个行业的人越来越多利润越来越少,于是他迅速又转型寻找新的商机,去一次修鞋的时候发现对方在生产小铁片,好奇一打听发现那是给电冰箱厂加工小零件,难度不大利润不少。然后他又转型开工厂。

  从野相机到开工厂,只用了三年时间。

  但是他也有幸运的地方:他家人都给他极大的支持,包括他的三个兄弟和姐夫、小舅子之类的都加入了他的工厂,事后老李家四兄弟那真是互相扶持着一步一步前进。

  这真的很难得。

  要知道,大多数的亲戚永远是‘添言不添钱’,没事的时候都是七嘴八舌,生怕自己没有发表意见。但是真的有事的时候一个个都跑的远远地!

  而他的工厂也并不是那么顺利,好不容易解决好了技术难题准备生产,结果房东要收回房子,他们就再找地方去一个学校以‘校办工厂’名义生产,结果没多久又被老师们以‘影响休息’为由再次赶走,他们又找到一个废弃自来水厂生产结果又被人举报非法生产,最后他家乡工班主任为了发展乡镇企业把村里的生产队仓库交给他们当工厂这才算是稳定下来。

  而这时候老李才22岁。

  不过这时候他也终于开始转运,成了合法的‘乡镇企业’,他的厂也终于有了名字,叫做‘黄岩县石曲电冰箱配件厂’这等于戴上了一顶‘红帽子’,从那时候开始发展顺风顺水,从生产冰箱基本零件到核心零件,后来成了全国最有竞争力的蒸发器、冷凝器、过滤器研究生产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