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招人


                 当初接手这个制衣厂,可不仅仅是为了降低成本那么简单,杨铭是想学习经验,培养人才,然后回家建厂,将自产自销的整个产业搬回村里去的。

  “那好吧!明天你带我过去,我们先把那两款棉衣做出来。”

  第二天,杨铭开车带着王成芬又去了虎门。

  棉服不比打底衫,需要面料、里布、内胆、丝绵、抽绳、拉链、魔术贴、洗水标、码标等材料,采购起来非常麻烦。而这还只是简单的款式,像那款拿货价110块的棉服要的材料就更多了,除了上述辅料外,还需要毛领、四合扣、绣花、袖口松紧带等辅料。

  生产一件好一点的棉服,材料成本在五十块左右,做工成本在十五块左右,而做一件t恤、打底衫的做工成本只要一块钱左右,光从做工工价上就可以想象到棉服、羽绒服的生产难度了。

  杨铭要生产的这两款拿货价在45块钱左右的棉服成本在35-40之间,这个价格浮动的原因主要取决于量的大小。如果每次面料只拿一匹布,那成本就会达到上限,反之,一旦这一款爆卖几万件,那成本就会降到最低。到时候就可以一骑绝尘,任其他竞争对手打价格战还是玩什么手段,杨铭都不惧。

  杨铭将车停在了富民纺织城的地下车库,和王成芬一起去采购每一种材料。

  王成芬对这里已经很熟悉了,带着杨铭穿梭在各个档口之间。

  “芬儿,这些档口有好多都是写的厂家直销,他们真的有纺织厂吗?”

  “有的有,有的没有。有的店是从纱线做到成品布,而有的店是从别的厂买胚布回来染色,还有一部分店是根本没厂,只是在从别的厂倒货卖而已。”

  从古至今,纺织厂都是大生意,没有个千把万是开不了纺织厂的。

  “原来是这样,我说怎么有那么多纺织厂?我们要怎么才能知道哪个店是源头厂家?”

  杨铭想直接找到源头厂家去做生意,因为只有源头厂家才可以把价格谈到最低。

  “这个主要是看店面和店里卖的布料的类型。”

  “那种很大的档口就是源头工厂?”杨铭问道。

  “对呀!工厂店都是三四个档口合并的。”

  “还有呢?”

  “还有就是那种卖的产品比较单一的就是工厂店,比如:卖纯棉面料的档口里就只有纯棉面料,卖里布的档口里只有里布。”

  “什么都卖的就是倒卖的?”

  “对呀!再就是价格,工厂店卖的货价格要便宜一点。”

  大致弄清楚了工厂店的特征后,王成芬带着杨铭进了一家档口。

  其实,棉服的主要成本是棉和做工,面料、里布和辅料的成本加起来可能都不到十块钱。

  王成芬只是将面料的每个颜色拿了一条布,厂家给每公斤便宜了一块钱,王成芬也没多说,等下次批量采购的时候再来谈价格别人才会跟你谈。

  买完面料,两人又去了卖里布的档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