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改进石舂(第2页)

  “放心吧,咱家二喜可比你能干,还聪明,手脚还勤快,东家指定喜欢!”刘大媳妇儿白了他一眼,说道。

  “对了,张家小哥还给了三条红纸条,说叫对联,让咱们贴到神像边上。你熬点糨子吧,一会儿,我贴一下。”刘大将怀里的神像和对联放在了炕上。

  当然了,这里说的糨子可不是用小麦面粉熬制的,而是一种泥土。这种泥土很神奇,如果加凉水搅拌,不具备粘性,但是如果放到火上加热搅拌后,就会变成一种很好的粘合材料,一般木匠就常用这种粘合剂,价格便宜而且效果也非常好。

  刘大媳妇儿放下手里的针线活,下炕去熬制浆糊。

  刘大将神像拿到院子里,放在太阳底下进行暴晒,尽可能多的补充阳气。

  刘大家的院子当中有个石台,石台上有一截木桩,直径足有一尺有余,木桩侧面掏了一个洞,这个洞就是放置神像的地方,防风也防雨。

  刘大将木桩取了下来,拿出工具,将其修整一下;等浆糊熬制好了,就将对联贴上去。他一边忙活,一边回忆张玄所说的贴对联的注意事项。

  “当家的,浆糊熬好了,过来取吧!”

  “好,稍等!马上。”刘大听到媳妇儿招呼,随口应下,然后快速的将木桩最后一点不平整的地方修齐整,放到神台上,就算一个简陋的神龛制作完成了。

  取来浆糊后,刘大仔细回忆张玄讲解的张贴注意事项,确认无误后,用小刷子快速在木桩上刷上浆糊。

  先刷的是顶部的横批,然后分别刷上两侧的上下联位置。

  刘大不识字,张玄怕他张贴的时候出错,在三张红纸上都标上了记号。横批最短,只要标记好上下就行,省着张贴的时候,将上下贴颠倒了。上下联,张玄分别在底部标记了竖线,上联一条竖线,下联两条竖线。

  刘大仔细查看三张红纸的标志,确认无误后,快速将其贴在了木桩神龛上。

  当刘大将对联贴好后,似乎天空中传来一声炸响,可惜的是无人可见,也无人可闻,随后天空中出现一团巨量的玄黄之气,翻滚不休,向着王家镇飘来;可惜的是,到达王家镇附近上空中,并未继续下降,只是在空中翻滚不朽。

  可惜的是,这个景象,无人可以看得见,即便抬头看向空中,也什么也看不到。

  刘大和张玄自然也不知道头顶正有玄黄之气翻滚,而且随着时间流逝,玄黄之气还在不断增加,只是一直未曾真的下来。

  此时,张玄正在家里改进石舂,突然感觉头顶有一种异样之感,抬头看了看天,自然什么也看不到。

  擦了擦没有汗渍的额头,张玄皱了皱眉头,总感觉天空中有什么东西,可惜眼睛看去只有刺目的阳光。

  摇了摇头,将心中的疑惑压了下去,低下头继续改进石舂。

  一晃,时间来到大约酉时,太阳已经西斜,将要落山。

  刘大抬头望向天空,看到已快天黑,赶紧放下手头正在修理的锄头,来到当院神龛前面,伸出双手将神龛旁边沐浴在阳光下的土地公神像捧起,小心翼翼的放进神龛内。土地婆神像,他准备晚上放在屋内。

  然后又将旁边的三支线香拿起,此时刘大媳妇儿拿着一直燃烧的木柴走了过来。

  刘大将线香在木柴上点燃,面向神龛,躬身三拜,然后轻轻插入神龛前面一个粗瓷大碗当中,碗中盛满了细沙。

  其实张玄交代的时候,还说如果有蜡烛的话,第一次请神像入神龛的时候最好还要供奉两只香烛和一些贡品的,但是显然刘大是买不起蜡烛的,只是买了几支线香。贡品自然也是准备不起的,于是盛了一小碗糙米放在了线香旁边。

  随着刘大将线香插入大碗做的香炉当中,就见天空中一直翻滚的玄黄之气,陡然又增加了一倍之多,然后快速向地面降了下来,快到地面时,迅速分成了两份,其中较大的一份,大约占到总量的七成左右飞向王家镇所在,最后落向灵塑居。

  另外较小的一份飞向刘家村,来到刘大家上空,然后再次分为了三份。其中最大的一份,落在了神龛上,另外两份分别没入刘大和他媳妇儿体内。

  “嗯?……”

  “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