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霞溢光 作品

第 71章 金国换相(第2页)



    新组建的中都守城部队,即谓之“大金国武卫军”,情况和女真骑兵一样,虽然人数勉强凑够了十万人,但是战斗力也不高。武卫军都元帅由平章政事完颜承晖兼任,副元帅由胡沙虎等人担任。



    当二十万军队组建完毕后,完颜永济又面临着一个严峻的问题,城里的粮食不够吃了。完颜永济和众臣一商议,决定派完颜纲率领十万骑兵突围出去,驻扎于号称“中都以南第一府”的保定府,这样一则可以解决粮食不够吃的问题,二则可以把新组建的骑兵拉到野外训练,三是顺便送抹捻尽忠和完颜承裕赴任。



    保定府,位于河北中心、华北平原中部、太行山东麓,有“北控三关,南达九省,畿辅重地,都南屏翰”之美誉。保定府是金国中都的南大门,距中都仅四百里,中都如有战事,训练有素的骑兵可以做到“朝发夕至”。保定府在商朝时期称上谷。周武王灭掉商王朝后,将保定划属燕国管辖。春秋时期,保定被三国瓜分,南部被晋国和鲜虞国占领,北部则为燕国所有。战国时期,保定为齐国所辖。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划归上谷郡。北魏太和元年,因城内有一条河名为清苑河,故更名为清苑县,系保定设县之始,县名一直沿用隋唐时期。五代后唐天成三年升为泰州,为保定设州之始。北宋建国后,因泰州为宋太祖赵匡胤祖籍,又为北宋军事重镇,故将泰州更名为保州,并建立一支名为保塞军的军队驻扎于此,寓保卫边塞之意。宋太宗时期,保州又称保定府,寓永保安定之意。靖康二年,金兵攻占保定府,为纪念其功,又取名为金台驿。保定府下辖八县,蒙古南侵时有人口十余万,保定城门有人口三万余。



    完颜永济等人制订了周密的突围计划,他们此时不知道,城外的蒙古大军已经少了许多,根本不需要什么周密计划,就能轻易打出去。完颜永济还给完颜纲写下两道诏书,一道诏书命令完颜纲大军所到州府的文官武将必须受完颜纲节制,一道诏书明确规定完颜纲大军到各地征集粮草时各地官员必须全力配合。



    中都保卫战后,保卫中都的蒙古大军原有六万蒙古骑兵、两万攻城步兵、两万后勤步兵,成吉思汗又从昌州、抚州等地调来四万攻城步兵和三万后勤步兵,如此围困中都的蒙古大军又增至十七万余。但是因为驰援畏兀儿等地,者勒蔑、忽必来等将带走六万军队,保卫中都的蒙古大军就只剩下蒙古骑兵五万、攻城步兵和后勤步兵各三万了。不过者勒蔑大军撤的很隐秘,成吉思汗又采用“虚设营火”的方式迷惑金军,所以金军并没有发现蒙古大军少了那么多人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