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霞溢光 作品

第75章困兽之斗(第2页)



    等西夏户部尚书把征集到的军需粮草送到嵬名令公军营后,嵬名令公即率领十万人马向陕北重镇绥州府发起进攻。



    绥州,又名绥德,是陕西最北边的一个州府,和西夏接壤。绥德在夏商时期为雍州之地。周朝时期为荒服之地。春秋时期为赤翟、白翟之地。战国时期属魏国,并定名为上郡,后被秦国占领。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郡县制,仍为上郡。项羽灭秦朝后,改上郡为翟国。汉朝统一全国后,翟国归汉朝,仍置上郡,隶属并州。唐朝时期绥州隶属关内道。北宋初期绥州被西夏占据,后又被宋国收复,再后被金国占领,治所设在原绥德城,城开南北两门。绥州府辖领清涧县、义合寨、开光堡、永宁关等十四个县。



    嵬名令公率领十万人马杀到绥州府城下时,绥州府和金国西部地区很多州府一样,也没有什么正规军驻扎,也是绥州知府亲自带领两千多预备军在城墙布防。嵬名令公只用了一天时间,就夺取了绥州城。得人口十余万,兵马钱粮无数,取得了自攻打金国以来的第一次重大胜利。



    党项人长期被女真人压迫,几十年来也有数以万计的西夏人被金军杀害,虽然后来西夏臣服于金国,但西夏人内心还是非常痛恨金人,包括金军里面的其他民族士兵。嵬名令公大军进入绥州城后,大肆屠杀女真人及一些其他民族的预备军和老百姓,并抢掠其财物,引得绥州附近的州县也是人心惶惶。然后嵬名令公又派出八支万人队,去攻打绥州下辖的其它县城。



    完颜承裕到达延安府不久,即有附近各地知府率领新召士兵前来会师。陕西比之山西,多年来未受战争祸害,人畜兴旺更胜于山西。不到一个月,完颜承裕就征集了八万人马。



    和抹捻尽忠收复西京的战略方式不同,完颜承裕公开“誓师北伐”,率领八万人马浩浩荡荡向绥州开进,引来沿途府县预备军纷纷加入完颜承裕大军。



    延安府距绥州府也是六百多里,完颜承裕大军也是不到十天时间就开到绥州城下,此时大军数量已增至十万余人马。



    当嵬名令公收到完颜承裕大军前来收复绥州的军情后,迅速向夏神宗做了禀报。可是这时夏神宗已经将新征召士兵全部派给了嵬名令公,实在是抽不出更多的兵力增援嵬名令公,只得下诏让嵬名令公自己想法抵御金军,实在不行允许其撤回国内。



    接到夏神宗的诏书后,嵬名令公也不以为然,他也知道西夏现在的国情,对夏神宗派兵增援并不抱希望。



    嵬名令公一边下令攻打县城的各个部队把抢来的军需物资全部运回绥州,一边驱赶城内百姓修建防御工事,准备以逸待劳消灭完颜承裕大军。



    当金军来到绥州城下,完颜承晖见夏军正在驱赶城内百姓修建防御工事,绥州城墙比以前更加高大稳固,便率领十万人马把绥州城包围起来。完颜承裕知道夏军和自己带来的人马旗鼓相当,强硬攻城必定损失惨重,于是决定以打“持久战”的方式消耗、疲惫夏军。



    完颜承裕每天率领金军轮流攻城,嵬名令公也不慌不忙的率领夏军进行抵抗。



    双方僵持了一个月,两军都没有什么伤亡,也没有什么军事上的进展。嵬名令公觉得这样不是办法,城里虽然缴获的粮食物资还多,但总有坐吃山空的时候;如果打出去,能打的过完颜承裕的十万人马吗?就算打赢了,下一步又当如何?继续前进?陕西可是金国的一个大省,人口比西夏还多,能动员的武装人员可达一百万人,打了过去,如果皇上不把后勤保障跟上的话,那只能是送死。



    嵬名令公思前想后,还是决定趁现在兵精粮足的时候撤退算了;如果等到兵马折损、粮食耗尽再撤,可能就难以撤回了;就算成功撤回了,已经损兵折将,缴获的粮食物资也没了,回去也不好向皇上交差。



    完颜承裕似乎猜到了嵬名令公的心思,其实他的心思和嵬名令公一样的。金军虽然可能打败夏军,但是两军实力相当,真的拼个你死我活也是“杀敌一千,自伤八百”,完颜承裕是想把这支好不容易建立的金军留着对付蒙古大军呢。



    完颜承裕故意把兵力向城南压缩,减少进攻北门的兵力。



    嵬名令公也似乎和完颜承裕“心有灵犀”,于是开始为撤退做准备。三天后的一个深夜,嵬名令公指挥十万夏军,押着抢掠来的上万头牛羊、十万石粮食以及大量金银财宝,从北门突围,向西夏边境撤退。



    完颜承裕收到夏军撤退的军情,即组织全军追击,夏军也通过放箭的方式抵抗。完颜承裕深知“穷寇无追”的道理,命令全军不要追的太近。两军始终保持两里左右的距离,直到夏军完全退回西夏境内,完颜承裕才班师回撤,收复绥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