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霞溢光 作品

第76章复克西京(一)(第2页)



    抹捻尽忠制作的放弩车,是他找汉人工匠制造的。每台放弩车需要用一百余斤青铜、纯铁和四百余斤木材制造而成,它使用青铜卡尺固定弓弦,以青铜轱辘进行上弦,而后在人力的操作下发射。这种放弩车在汉人春秋战国时期就被发明出来了,但造价很高,且体型庞大,行动不便,至少需要二十个人操作才能有效的使用,所以未能普遍使用。但在此危难时刻,抹捻尽忠想到这个办法,便找来汉人工匠制造了十台“简易化”的放弩车。



    抹捻尽忠制造的是轻型放弩车,仅五百斤重,射程可达半里之外。在春秋战国、秦汉两晋、南北时期,放弩车被普遍运用到攻城、防御之战中,一般的放弩车大约一千余斤,射程可达一里之外。后因体积庞大,不利野战,慢慢被弃用。抹捻尽忠制造的虽然是轻型放弩车,但射程仍是一般金军弓箭手的五倍,蒙古骑兵的两至三倍。而且发射的弓箭长度、重量都是普通弓箭的两倍,杀伤力极大。



    在大同府被蒙古骑兵围困的这段日子里,抹捻尽忠也没有闲着,他把这十五万人马组织起来,一边警戒蒙军,一边加紧训练。抹捻尽忠还建立了一支由女真人组成的“重装百人队”,专门训练放弩车的使用技术。



    十月二十五日凌晨卯时,成吉思汗下达总攻大同府的命令。后勤步兵负责搬运土包,攻城步兵负责举起盾牌挡住金军弓箭和扔下的石块,蒙古骑兵则向城墙上的金军放箭以掩护步兵。成吉思汗则在纳牙阿万人队的保护下,和博尔术、郭宝玉、木华黎、石抹明安、纳牙阿在半里之外临时搭建的点将台上指挥战斗。



    战斗一开始就进入白热化,持续中午时分,已有很多金军被蒙古骑兵射死射伤,也有很多蒙古步兵被金军砸死砸伤。



    抹捻尽忠一直躲在城墙后面观察成吉思汗的动向,成吉思汗一旦靠近城墙,就准备使用放弩车射杀。可是成吉思汗可能因为上了年纪的缘故,一直站在点将台上指挥战斗,没有向城墙靠近。眼见蒙古大军把土包也堆越高,抹捻尽忠十分着急。此时南风骤起,而且越刮越大。抹捻尽忠心想,此地难得刮这么大的南风,莫不是天助我也?此时不用放弩车,更待何时?



    于是抹捻尽忠命令重装百人队推出放弩车,对准半里之外的蒙古大军点将台,向站在上面的成吉思汗放箭。



    抹捻尽忠大声命令说,不要管其他人,给我只照着那个成吉思汗射!



    十台放弩车同时放箭,十只重箭同时射向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等人正站在点将台上指挥战斗,忽见从大同府城墙上飞来数支弓箭,都有点懵了。郭宝玉知道汉地有一种名叫放弩车的武器,可以将弓箭的射程增加到好几倍,所以他最先反应过来。



    郭宝玉转身一把抱住成吉思汗,可惜为时已晚,成吉思汗胸口已经中了一箭,郭宝玉后背也中了一箭。木华黎也赶紧张开双手护住成吉思汗,腹部也中一箭。博尔术也想护住成吉思汗,无奈腿上有伤,摔在台上。其余七箭则射在木台上,发出铛铛的声响。



    纳牙阿一边把成吉思汗扶下点将台,一边命令士兵,保护成吉思汗!



    上千蒙古骑兵赶紧跳下马来,举起盾牌,保护成吉思汗往后面的大营撤。



    抹捻尽忠再命令重装百人队放箭,就“无的放矢”了。



    在城下指挥蒙古骑兵的哲别,见成吉思汗被射伤,又惊又气,赶紧指挥蒙古骑兵向放弩车方向放箭,金军的重装百人队很多被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