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霞溢光 作品

第90章术虎杀虎(二)(第2页)



    术虎高琪说,遵旨!然后带领八万女真骑兵撤出中都。



    次日早朝之后,完颜珣下诏,任命术虎高琪为大元帅、女真骑兵指挥使。



    几天后,完颜珣再次下诏,任命特末也为泰宁军节度使,蒲察六斤为平阳知府,乌古论孛剌为济南知府,旨到之时限三日内离京赴任。



    这次任命是完颜珣和徒单镒等人商量的决议,其原则是,一是胡沙虎死党不得留在中都,必须打发到外地任职;二是尽量不授军职,即便授了但军权不能过大。



    根据皇帝诏书,特末也被派往泰安府任泰安军节度使。泰安府位于山东中部的泰山南麓,夏商时期分属青州和徐州,周朝时期分属齐、鲁两国。秦朝时期归齐郡。汉朝时期设泰山郡,沿用至宋朝。被金国占领后设泰安府,并设泰安军,由中都路管辖。泰安军编制为一万步兵,最高长官为节度使,寓节制、调度意。此时的泰安军早已被抽往抗蒙前线并被消灭殆尽。完颜珣和徒单镒等人认为特末也虽被派去泰安府任泰安军节度使,但实无一兵一卒,还得从预备军重新征集新兵,不足为虑。



    蒲察六斤被派往平阳府任知府。平阳府“东临雷霍,西控河汾,南通秦蜀,北达幽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尧舜时期平阳为冀州之地。西周时期属晋国。战国初期,韩、赵、魏“三家分晋”,平阳划给韩国,成为韩国都城。秦朝时期属河东郡。西汉时期属司州河东郡。三国时期魏国置平阳郡。隋朝时期置临汾郡,临汾始得名。唐朝时期为晋州。北宋时期始置平阳府,辖临汾、汾西、洪洞、岳阳、乡宁、赵城、霍邑、浮山、冀氏、和川十县。后被金国占领。蒲察六斤在胡沙虎政治集团里是最有军事指挥才能的,所以徒单镒建议完颜珣将此人派往平阳,以抵挡蒙古大军南下,不过平阳府的驻军也早已抽往抗蒙前线并被消灭殆尽,只剩下一些预备军守城了。



    乌古论孛剌则被派往济南任知府。济南,别称“泉城”,位于山东半岛中西部,南依泰山,北跨黄河。大舜曾“渔于雷泽,躬耕于历山”,历山即济南南部的千佛山,属谭国。西周建国后,行分封制,济南属齐国。春秋战国时期济南属齐国。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建立郡县制,济南属于济北郡。汉朝时期因此地处“济水”之南而正式设立济南郡。汉文帝时期,在济南郡的基础上置济南国。汉景帝时期,济南王刘辟光谋反被诛,国除为郡。东汉时期又为济南国。汉灵帝时期,一代枭雄曹操在这里任济南相,政绩斐然,捞够了政治资本。隋朝时期改济南郡为齐郡。唐朝时期改齐郡为齐州。宋朝时期分中国为十五路,齐州属京东路,后升为济南府。被金国占领后,仍置济南府,领历城、临邑、齐河、章丘、禹城、长清、济阳七县。金国时期因为在城北开凿了小清河,直通至海,使济南成为重要的盐运集散地,济南由此变得非常富裕。如果说平阳是金国的军事重镇,济南则是金国的经济要地。乌古论孛剌因为在胡沙虎集团中排在后位,才被派到济南任知府,不过没有军权。乌古论孛剌早年在军队是从事经济后勤事务的,徒单镒建议完颜珣将其派往济南任知府,也算是“物尽其才,人尽其用”了。



    特末也等人接旨后皆大喜,谋反罪是诛灭九族之大罪,没想到皇上如此轻罚,皆言皇恩浩荡,然后收拾行装,携带家小速速离京。



    之后完颜珣和徒单镒、术虎高琪等人果然众志成城,率领女真骑兵、武卫军共同对抗蒙古大军。蒙古大军此后攻城屡屡受挫。



    正当成吉思汗一筹莫展之时,东辽国王耶律留哥派遣使者前来拜见成吉思汗,请求增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