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霞溢光 作品

第116章 劝降严实(第2页)

 成吉思汗说,我多次听说过红袄军,这支队伍是什么情况?

 耶律楚才说,红袄军是金国山东、河北的农民起义军。主要是为了反抗金国黑暗统治而建立的,起义者穿红袄作标记,故名“红袄军”。

 成吉思汗又问,那个李全,是红袄军的什么人?

 耶律楚才说,红祆军里面有很多支互不隶属的队伍,其中四支实力最为强大。益都有杨安儿,潍州有李全,沂蒙山有刘二祖,河北有周元儿。这里面杨安儿的队伍实力最为强大,前年他东取莱州、登州,兵力扩大到二十余万。金国朝廷派三万女真骑兵到山东进行镇压,杨安儿兵败身亡,所部归其妹杨妙真统率。女真骑兵消灭了杨安儿后,又进攻刘二祖所部,刘二祖遇害,其部下被李全收编。后李全与杨妙真在山东莒州马鬐山会合,结为夫妇,合成一军。女真骑兵恐其做大,不停进攻,李全所部经受不了女真骑兵的连连进攻,只得南渡黄河,投降了宋国,宋国朝廷封其为将军,将其队伍称之为“忠义军”。

 成吉思汗感慨的说,这些都是英雄豪杰啊,如能为我所用,那该多好。

 耶律楚才说,只要成吉思汗以仁义治天下,以诚信待英豪,相信他们以后必然望风而投。

 成吉思汗对纳牙阿说,哨探来报,如今彰德府有一万余守军、两万余预备军和十万余百姓,传我的命令,让大军今天晚上好好休整一下,吃饱喝足,睡上一觉,明天凌晨开始攻城。

 耶律楚才说,成吉思汗,杀鸡何须用牛刀?微臣和严实有一面之缘,就让微臣进入彰德城内,劝降严实。

 旁边的郭宝玉说,我也听人说起这个严实,反复无常,先叛金国,后叛宋国,收降这样的人,只怕会留后患?

 耶律楚才说,据我所知,严实也是忠义之人,两次反叛,实属无奈,如果我们以诚待他,相信他是不会再叛的。

 成吉思汗对耶律楚才说,你说的有道理,我们先劝降这个严实,他如果不降我们在剿灭他!

 于是成吉思汗命郭宝玉挑选一百名武艺高强的汉族士兵,随耶律楚才入城劝降严实。

 当天晚上,耶律楚才在一百名侍卫的保护下,进入彰德府,劝降严实。

 在彰德府衙,耶律楚才对严实说,成吉思汗率领蒙古大军主力包围彰德府,兵力大约十多万人马,其中蒙古骑兵八万,还有上百辆重兵器车,将军只有一万余人马,请将军为全城军民着想,不要螳臂当车,对抗如火如水的蒙古大军,顺从天意归顺成吉思汗吧。

 严实冷嘲热讽的说,外面的人都说我是无耻小人,我也觉得我是反复无常,耶律楚才啊,你可是金国朝廷有名的朝中大儒,怎么也会投降蒙古啊?

 耶律楚才并不在意严实的嘲讽说,严实兄,我深知你的为人,也是忠义之士,你先投宋国,再投金国,都是无奈之举,只要你愿意归顺大蒙古国,我定奏明成吉思汗,不但赦你无罪,还继续封你为彰德知府。

 严实叹了一口气说,这样的话,我岂不是成为像吕布一样成为“三姓家奴”啊!

 耶律楚才说,你背叛金国投降宋国,是因为金国无法保护你,你又背叛宋国,是因为宋国不愿救援你。现在金国皇帝迁都南京开封府,又舍弃你而去,对这样不义的朝廷,你又何必为它卖命,害了自己和全城军民的身家性命?严实兄,你要三思啊?

 耶律楚才软硬兼施,严实经不住耶律楚才的反复劝降,最终决定归顺大蒙古国。

 次日凌晨,成吉思汗率领蒙古大军进入彰德府,并封严实为大蒙古国彰德知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