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海别的妥协,嘴硬心软的老朱(第2页)

  近乎崩溃的喊道:“我跟你们回应天府!”

  ……

  半个月后。

  应天府京城。

  “还没到?”

  “估计快了,快半年没看到老三老四了,也不知道啥样了。”

  “估摸着瘦了不少,漠北那地可不是什么好地方。”

  承天门外,朱标站在最前面,负手而立,遥望着城外的官道。

  背后,马皇后和郭惠妃,李淑妃等人也在此心急如焚的等待着。

  这时,老十三朱桂跑来。

  身后还跟着朱雄英和朱允炆。

  “大哥,三哥和四哥什么时候回来啊?”朱桂上前拉了拉朱标的袖子。

  朱标回过神来,低头看着朱桂三人。

  朱雄英和朱允炆也行礼:“爹爹。”

  朱标点了点头,随后蹲下身子,问道:“你二人课业可曾做完?”

  太孙朱雄英活泼顽皮,软乎乎的脸蛋很是可爱。

  “爹爹,今日三叔和四叔回京,他们可是咱们大明的大功臣,从战场上下来的,儿子课业稍后补上即可。”

  朱标脸色微微有些严肃起来。

  不过很快,朱雄英继续道:“可是这样欢迎大英雄归来的事情,确不可稍后补上!事分轻重缓急。”

  “两位叔叔乃是大明亲王,贵为王爷之尊却如此骁勇,若是儿子不能前来相迎,岂非被人说失了礼数?而且今日是家眷相迎,非国事,既然是家事,那儿子也是朱家的子孙,前来相迎应是理所应当。”

  这话说得。

  连带着在场的众人都愣住了。

  马皇后看了看身边的郭惠妃一眼。

  郭惠妃的眼中也是有着浓浓的赞扬之色。

  这话里外说的都通透,挑不出半点毛病。不管是从外人角度还是家里的角度,都说的很是圆滑。

  朱标也沉思一阵,随后轻声道:“你有这份心确实是好事。”

  “不过课业也很重要,不可一日而废。”

  “允炆,你的呢?”

  朱允炆比朱雄英年幼一些,不过也只是年幼不到一岁,朱允炆目光清澈,不过少了一些灵动和狡黠,只是无比顺从乖巧的道:“儿子课业已经完成。”

  朱标点了点头,脸色上面看不到有什么波动。

  这时候,后面的城门甬道里面传来声音。

  “说了是午时到,这么急干啥?都那么大的孩子了。”

  朱元璋的声音响起。

  他身后跟着郑国公常茂和他的两个弟弟,还有徐家的两兄弟,其余的就是周王和秦王,还有李淑妃的轿撵也在后面。

  马皇后转头,严肃道:“功臣回京,出城相迎乃是大事。当初遇春和天德回京,你哪一次不是出城三十里相迎?”

  “虽然这一次是家里的事,但寻常百姓家尚且是望眼欲穿,怎么你这个当爹的这么不当回事?”

  朱元璋刚来就被说了一通,顿时那满脸红光的脸色一下子板了下来。

  高高兴兴的来,结果还没开始就被泼了凉水。

  李淑妃的轿撵到了,几个月过去,李淑妃的身子骨也是更为虚弱了,不过听到儿子凯旋,李淑妃的脸色倒是好了不少。

  朱元璋走到前面,看着不远处的官道。

  不当回事?

  可能吗?

  只有马皇后之后,昨晚一夜朱元璋没睡着。

  看着老朱的背影,马皇后微微一笑,随后给身边的郭惠妃嗔怪道:“就是个嘴硬心软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