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父子对话,两位帝王的传承(第2页)

  沉声道:“咱用胡惟庸,不单单是因为他能干!是因为他干下去咱才有机会!”

  “李善长咱是抓不到把柄了,毕竟是一条老狐狸。”

  “可胡惟庸不一样!此人有能力,但是心性不足,让他给咱办事,一来咱可以省点功夫。”

  “二来……。”

  朱元璋的声音微微低沉,此时他宛如一只老谋深算的狐狸。

  “二来,这人若是忘乎所以,那么狐狸尾巴,也就露出来了!”

  朱标只觉得骇然。

  他从未想过父皇将事情看的如此透彻!

  另外也惊叹于老三的智慧。

  他将父皇的心思看的清清楚楚!

  看似扑朔迷离的案件,可对于朱元璋和朱棡来说,只是一场开卷考试。

  “咱这辈子,最恨的就是为富不仁的人!”

  朱元璋幽幽道。

  “富贵起来的人,得百姓供养,理当回哺百姓。但这个道理,他们不懂!”

  “因为这是朱家的天下!不是他们的。”

  这就是朱元璋的思想。

  他将天下视作为朱家一家的天下,分封藩王,让朱家的根狠狠地扎在这片土地上!

  而这么做的结果,也就造成了后世的一句话。

  一国养一家。

  是的,整个大明朝,供养朱家一家。

  在明朝末年,光是朱元璋的龙子龙孙就有十五万七千人!

  这些人,可不是普通百姓,光是一日三餐就能满足的。

  这些人,是大明的宗室。

  他们极尽的奢华,享受着天底下最好的资源,用着天下最好的物件,每一件都价值不菲!而这些钱从何而来?

  国家。

  大明朝是拖着朱家宗室前进的,大明朝二百七十六年国祚,整个宗室就是那一块最大的毒瘤!

  可这个观点,没人敢跟朱元璋说。

  就算是如今的晋王朱棡,也不敢!

  想要改变这个趋势,要么等老朱死后太子上位。

  要么就只能另辟蹊径!

  朱元璋收回手,缓缓道:“咱不用刘伯温,有三点!”

  朱标抬头。

  刘伯温乃是忠自感谏之人,为官清廉,名声极好!而且能力不菲,关键是他学问极好,他的上位,理应可以压一压朝中武勋的嚣张气焰才是。

  “其一,刘伯温此人自命清高,虽忠直,却是孤臣!如李世民的臣子魏征那般。”

  “若是论谏诤之心,国朝无人出其左右,有其任御史大夫,言路不断,从谏者不绝。”

  “其二,民间多流传刘伯温之传闻,说他乃是‘慷慨有志,刚毅多谋,学为帝师,才堪王佐’,哼哼!听听,说咱这个皇位是靠他刘伯温得来的。”

  “这个说法,别说咱朱重八听了不舒服,就是你老丈人,还有徐天德他们,也同样如此。”

  “争皇位,靠的是谁的人多,谁的人狠!若是全靠他刘伯温,那咱这个皇帝成了什么了?”

  朱元璋有些气呼呼的。

  朱标躬身:“儿子知道了。”

  “嗯!”朱元璋点了点头:“你知道就好。”

  随后,朱元璋转身道:“其三,刘伯温在浙东人里面也不是什么受人喜欢的人物,你要用浙东官员,不该提拔他。”

  “中书省右丞相这个位置,不该是一个孤臣,也不该是个直臣,这两点刘伯温都不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