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弹劾,文官崛起的势头(第2页)

  朱元璋摆手道:“此事影响不好,你们身为朝廷勋贵,游历此等烟花之地,有失身份!”

  “凡是去过的,领军帐三十仗,再把……再把论语抄十遍!”

  靠!

  一群老军侯顿时无语住了。

  一双大眼睛看着皇帝陛下,简直快流出泪了。

  抄论语都来了。

  朱元璋这时候也心里暗笑。

  还是老三的主意来得好。

  “别想着找人代抄,你们那狗刨的字,咱清楚得很,找到一个别人代写的,咱就叫你们把纸给吃咯!”

  朱元璋淡淡道。

  朝会结束之后,朱元璋叮嘱了一下科举的事,便拂袖而去。

  群臣们则是心思不一。

  但毫无疑问,文官集体,这一次是大获全胜。

  勋贵们全部到了宫门口挨军仗。

  “邓老二,我曰你姥姥,老子是你二叔!”

  “草,你特娘的真打啊!”

  站在一旁的邓铭睁着大眼睛,看着冯胜,傅友德几人趴在椅子上挨军仗,一张脸板正却涨红。

  “陛下说,不打你们,就打我!”邓铭憋出一句话。

  十几个勋贵赤裸着上半身趴在长凳上挨军帐,这场面,可真是让人唏嘘不已。

  李善长昨儿个刚走,淮西这边就已经落了下风。

  这就是党争!

  文官集体这边,以汪广洋、杨宪、陶凯、詹微、宋濂、吕昶等人为首,很快就对淮西勋贵展开了一系列的报复。

  说是报复,其实也只是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

  杨宪拜丞相之后,入驻京城丞相府,这丞相府,即便是李善长都没有来居住过。一直住的是朱元璋赏赐的韩国公府。

  丞相府府邸巨大,装潢更是秀丽繁华,前后是一间五进五出的大院,院中有荷池,鱼塘,杨柳!

  而杨宪也是春风得意,连摆三天流水席,朝中大臣来拜贺者不计其数!

  其中最多的,是那些一直沉寂的读书人。

  李善长的离开,在他们眼里标示着淮西勋贵的落寞,胡惟庸虽然是淮西人,但是和淮西勋贵的关系还没到那。

  他只是尊称李善长为老师。

  但是实际上和这些淮西勋贵没有什么交情。

  “恭喜恭喜,恭喜杨公位极人臣啊!”

  “杨公于扬州牧守五年,如今是拨得乌云见明月,一片忠心在帝心!这杯酒,我敬杨公!”

  丞相府,热闹极了。

  流水席的桌子摆出了丞相府后门,一直摆到了后面的街道。

  并且后面的流水席是真的按照民间流水席的形式来办,三百桌宴席,一个时辰换一桌,虽然吃的一般,都是些白面馒头和一些炒的素菜。

  但只要你来了,就可以坐下来吃,到了第二个时辰,那就麻烦您哪来的回哪去。

  当然,也没人会在意这种赶人的行为,毕竟人家请你吃流水席,总不能还恼主人家吧?

  百姓还是很守礼的,来吃流水席的人,多多少少都要送上几句吉利话。

  说句杨老爷万福金安,那也是贺礼不是。

  而杨宪的嚣张,其实更是浙江群体乃至于整个大明文管体系的嚣张!

  并且,在接下来的科举上,他们更是不遗余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