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明初士人多不仕(第2页)

  两人走到近前,异口同声道。

  朱元璋摆了摆手:“找地儿坐。”

  老朱的声音还是洪亮如钟,即便是最正常的声音,也让人觉得振聋发聩。

  “宣张玉!”

  王景弘尖细但并不刺耳的声音响在殿外。

  不久后,张玉进殿。

  躬身道:“卑职锦衣卫千户张玉,参见陛下,圣躬安!”

  朱元璋转身,挥袖‘嗯’了一声道:“朕安!”

  “说事!”朱元璋摆了摆手。

  张玉点头,随即将自己在开封府的探查结果说了一遍。

  锦衣卫怀疑开封府暗藏玄机的起源也是有些诡异,来自于王保保交出来的探马军司。

  探马军司在起初是北元人的情报机构,但到了后面,逐渐演变成为了组织,并不是单一都是由北元人组成,即便是汉人,也有不少。

  王保保将探马军司整个交给朱棡,是两人在草原时就达成的条件,朱棡可没那么简简单单的就和王保保达成这种相当危险的约定。

  得到探马军司之后,朱棡让张玉去主持探马军司合并锦衣卫的事情。

  而在合并之中,探马军司之中有人将河南漕粮的蹊跷汇报给了张玉。

  而张玉得知之后,领命出发前去河南,并且也不忘提携老伙计盛庸,带着一起去查案。

  而查探的结果也和朱棣所说相差无几。

  河南官员利用职务之便,和当地粮商联合一起抬高粮价,以朝廷名义先出售了几个月的高价粮,而后又以市价六成的价格抛售了三个月。

  并且根据探马……不,根据锦衣卫的情报,这种事情,怕也不只是河南才有!

  毕竟,朝廷清库倒卖陈谷,一直以来是国政。

  谷子麦子在仓库里面存放几年,各种损耗都会有。

  尤其是开封府这种水灾重地,在洪武年初就定下了三年一轮更换储粮的国政,确保开封年年有粮,不让百姓无粮可吃。

  这一点是朱元璋是农民皇帝出身,知道自然灾害给百姓带来的影响,所以早早地就将此事落实了下去。

  “开封府知府陶谦,暗中敛财数万贯,所得银两与当地粮商分成!并斥巨资为自己义子打造府邸,暗藏数十姬妾于义子家中。”https:/

  “家中仆役繁多,极尽奢侈。其儿媳更是手笔巨大,斥巨资开设香坊,染坊。利用自己职务之便,雇佣当地罪民免费为其劳作,期间更是致数十罪犯暴毙……。”

  触目惊心。

  经由张玉所说,朱棡对开封府的事情也有了一个新的认知。

  就是陋习。

  陶谦确实犯了大罪。

  但是平心而论,若是在管理较为松散的北元,这家伙的这种操作方式,根本不算是什么大事。

  朱棡的目光挪到了朱元璋的身上。

  他想起了在前世自己看过的一些评论,里面明确的说了在洪武初年的一个现象,就是‘明初文人多不仕’。

  意思就是不少文人根本不愿意做朱元璋手里的官,甚至以死相逼。

  而留在朝廷做官的,要么是贪图钱财,不愿意放弃手中的权柄和油水。要么就是真的以修身治国为己任。

  而肉眼可见的,朱元璋负手而立的身形变得有了几分沉重和迟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