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你信不信?


                 第二百三十一章:你信不信?

  云南的马政,是朱元璋在从朱雄英口中听到了朱棡的推测,而后再三斟酌下,才确定下来的。

  马政不过中书省。

  如今五军都督府还没出现,还是大都督府掌控军事,大都督府的大都督,是李文忠。

  “没意义?”朱元璋疑问。

  身为皇帝,他早已不会喜形于色,所以在杨宪说出这句话的,朱元璋没有半点神色上的波动。

  杨宪的观点很简单,云南布政使王玮,是他的好友。

  “王玮此人原先是翰林学士,编修元氏,对云南一带民情甚为了解,洪武三年任广西府知府,洪武四年升任云南布政使。”

  “此人为官清廉,吏治清明!为政期间,也多次修缮管辖范围内水利,当地百姓无不对其称赞有加。”

  这话说得也是直白。

  反正就是云南不会有战事。

  朱元璋也有些疑惑。

  王玮此人当真是个治世能臣?难道云南的布置要落空?

  朱元璋收下了杨宪的折子,打算再琢磨琢磨。

  杨宪出了皇宫之后,径直回到了府邸。

  回到府邸之后,下人便将一封带着印泥的信件送了上来。

  坐在椅子上,杨宪微眯着眸子看着手里的信件。

  云南风平浪静,沐英和汤和两人在云南楚雄府大肆征兵,囤积粮草,如今已经有三万之众。

  “决不可继续了。”杨宪心里焦急。

  淮西人,绝对不是乖宝宝!

  他后背有些凉飕飕的。

  所有人都以为淮西人在经历了去年洪武门的君子之约之后变成了乖宝宝,可杨宪清楚,李善长还居在韩国公的位置上!淮西人就绝不会消沉。

  云南的这三万人,可实打实的是淮西人的根基。

  明年五十万的军费要是发了下去,这三万人鬼知道会不会变成五万人。

  坐视政敌的强大,那么浙东文官倒台的日子就不远了。

  杨宪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自己的恩师刘伯温。

  若是这件事刘伯温肯出手……。

  但刘伯温会吗?

  杨宪无奈。

  但目前首当其冲的是晋王。

  蔚州知州赵和谋反的事,还没定论。

  杨宪心里有些焦急和忐忑。

  这事,他心里有数,看似是赵和因为晋王上任大同之后的举动不满而造反。可实际上不如说是某些团体对皇帝的不满。

  他这个中书省丞相闹心的事不少,上面胡惟庸压着,下面一堆文官等着自己表态。

  自己表什么态?

  我杨宪就爱权力。

  你让我造反,我也干不来那事啊。

  如今,要证明晋王是错的!

  因为云南土司叛乱的预测,是晋王下的。

  只要晋王在大同的事被定性为确实是晋王的过错,那晋王就算是失势了,云南土司的事,也就不了了之。

  届时即便是他杨宪,也能在云南的事情上面发表看法,借此将军费的事情给省了。

  五十万军费,可以建多少学校,培养多少读书人了。

  肉疼啊。

  谁不知道大明穷。

  ……

  翌日,御史周通在朝会上,上谏民间议论纷纷的赵和举兵造反一事,并且宣称百姓上城抵御晋王的平叛大军。

  更是将晋王塑造成了为祸一方,在地方上为非作歹的人。

  最后,周通在朱元璋阴沉的眼神下来了一句:“此乃民间百姓所言!”

  去你吗的百姓所言。

  朱元璋只是冷冷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