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 此事还涉及到高丽王室


                 第四百六十九章:此事还涉及到高丽王室

  驿站改邮局,以及钱币的运行都还算是顺利。

  驿站改邮局得到了勋贵们支持,就连徐达也写信回来,觉得这是个好主意。

  只是信里,似有似无的提了提徐妙锦。

  大概的意思是:你想要妙锦回京可以,但大同的生意交给谁?大同如今的钢铁已经和国事挂上钩,大明百万军队的兵器和甲胄都在更换的路上,此时容不得半点闪失。

  朱棡无奈啊。

  一想到小姨子那瘦弱的身躯给自己打工,朱棡就觉得自己像是地主压榨长工一样。

  太邪恶了。

  最近徐妙云要生了,所以朱棡每天要跑宫中去,马皇后因为不放心,一早就已经让徐妙云将商会事物卸了,安心在宫中养胎。

  天气回暖,京师的天气也开始变得阳光明媚起来。

  朱棡走到高大的宫墙下,一路走到了宫门口。

  刚到宫门口,正打算迈步进去,就看到一行人从宫中走了出来,这些人身着高丽服饰,十分显眼。朱棡心里明了,这应该就是朱棣救了的那群高丽人了。

  朱棡先去了朱元璋那,进殿便看到朱元璋和李文忠、冯胜、郭英几人怒气冲冲的站在舆图前。

  “太放肆了!”

  “哼,衍圣公,这就是衍圣公的后代?简直是无法无天!在朝廷的眼皮子下面行这些苟且之事,真当我们不敢宰了他不成?”

  “上位,士可忍孰不可忍!此事还牵扯到高丽王室,绝不可就这么轻易放过!”

  这几个哥们也是懂得。

  朱元璋和孔家关系好,那是为了掌控天下读书人,可如今他们自己犯事,那就是死到临头!按照郭英说的,此事关乎到了两国邦交,已经是国事的层面。

  稍不注意,就是两国开战。

  岂能轻易的放过?

  朱元璋声音沉沉道:“刚刚在朝会上已经说了,我大明与圣人一脉……。”

  李文忠跪地高呼:“可他们不是圣人!是国贼!”

  朱棡站在殿门口,看着王景宏的脸色,以及里面角落那个起居郎的奋笔疾书,心里不免感叹,名正言顺的感觉……就是爽啊。

  朱棡还在门口候着呢,这时候一大群文官倒是先来了。

  为首的是参知政事侯庸,还有中书右司郎中吕本,另外还有礼部尚书陶凯。

  话说老陶都七十好几了,朱元璋还不让他致仕,也是够狠的。

  这些人一来就跪倒在殿外,朱棡赶忙低头缩到一边,揣着手看好戏。

  这些人一来,顿时整个殿外都热闹了起来,后面还跟着好个小官。

  “陛下,老臣恳请陛下网开一面!”

  “陛下啊,孔门乃天下学子所瞻,不可加以刀兵啊!”

  陆陆续续的又来了不少大臣,有些人手里还拿着一些民间大儒书写的册子,全是来让朱元璋手下留情的。

  朱元璋面色铁青的出了奉天殿大门,看着外面跪着的文官臣子,朱元璋冷笑的问了一声:“咱若是杀了,该当如何?”

  一句话,矛盾直接激化到了极点。

  老朱怕吗?

  文官们浑身一颤。

  他们恐惧的抬头,便看到了朱元璋那捎带嘲讽的笑容。

  “吓咱?”朱元璋再问。

  众人再次一抖。

  吏部尚书盛原辅有些激动,手里捧着一本册子,激动的道:“陛下,天下学子皆为圣人门生,习圣人学问,学生以学问治世,怎可不护恩师子弟?如此岂非背信弃义。”

  盛原辅这话就是在告诉朱元璋,天下学子都是圣人门生,若是灭了孔家,天下学子可都是会护着自己恩师的子孙的。.org

  礼部侍郎朱梦炎亦是痛哭:“陛下,昔日陛下登基,圣人之后纷纷响应,不可遗忘有功之人啊。”

  字字诛心啊。

  这些读书人的字里行间,都透露着一个道理。

  你朱家有今天,都是圣人教导的好。

  这让朱元璋如何不气?

  如何不恼?

  朱棡叹了口气,自己还是高估这些读书人的脑回路了,也是,他们这一辈子就靠着那些圣人学问平步青云,高居常人之上,他们又怎么会不护着自己的衣食父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