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阿斗 作品

第313章 我在哪见过他?(第2页)

 当然,现在的张教授的艺术水平已经更高了,随便抹几笔就能出张逸品,但要画出年轻时那些经历无数日夜、层层积淀费尽心血的作品来,却是再也不能了。

 人的一生,巅峰可能就那么几年。

 有的人是在青年时出现巅峰,有的是中年,有的是老年。

 张教授的巅峰是在他的青年时代,那些时光一去不返。他现在很想找到当初买走他全部展览作品的那个年轻人,以当时十倍百倍的价格把那几幅代表作买回来,只可惜,那个人后来似乎再也没有遇到过。

 他看着周林眼熟,却怎么也想不到周林就是那个他到处寻找的人,毕竟已经过去了几十年,算起来那个年轻人如今应该五十多岁了吧。

 周林当然认得张教授,只是买了那批展览作品之后,就再没看上他后来的画,因此二人后来便没有了交集。

 他并不知道张教授后来四处寻找自己,只是觉着这老头竟然惦记自己收藏的范溪作品,懒得跟他套交情,更何况自己三四十年都不见老,哪能让他想起自己来,那岂不是让老先生大白天见了鬼,因此只是含糊回应一番,赶紧告别鹿笙儿后溜之大吉,留下了一屋子的遗憾。

 “他怎么走了,我还没问他范溪作品是从哪弄到的呢。”

 “可能是吹牛吧,有一张真迹就了不得了,怎么可能还有,估计是怕被张教授揭穿,所以赶紧跑了。”

 “有道理,范溪真迹又不是大白菜,怎么会有那么多,难道他真的把范溪家给抄了?”

 “哈哈,可不是嘛,他卖给鹿笙儿的墨条和绢,还有毛笔,都说是范溪用的,可不就是把范溪家给抄了,哈哈哈!”

 “鹿笙儿,你这个朋友是做什么的,这么逗。”

 鹿笙儿皱着眉头,淡淡说道:“我跟他也不熟,只知道他家里好像是开拍卖行的。”

 她这样一说,好几个同学都想起了周林买下曲教授全部展览作品的事情,不由都住了口。

 现在通过张教授的鉴定,已经确认周林卖给鹿笙儿的范溪作品是真迹,这么一想,似乎刚才的槽点有些不太成立了,说不定那些东西也是真的呢。

 不过,周林临摹的《行旅图》总有些说法吧,万一是最新科技的印刷品呢,人不是机器,哪有人能临摹的跟原迹是一模一样的?

 “张教授,你看看这张《行旅图》画得好不好,刚才那人说是他临摹的。”一个学生问道。

 张教授早就看到墙上那张《行旅图》了,之前也听助教说过这张画的来历,只是他一进教室就断定此画是复制品,不可能是人临摹的,因此没过多关注,只是把注意力都放在了鹿笙儿和她买的绢上,此时听人问起,这才打起精神走过去仔细看了起来,心里却还在嘀咕:那个年轻人真的很眼熟,我究竟在哪见过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