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黄鸡蛋 作品

第十二章 账册数目 神算欧阳(上)(第2页)

 “于是让厨房备下些点心酒水,来跟欧阳兄赔个不是。”

 常家的这对父子真是十足十的江湖人。

 有道是伸手不打笑脸人。

 当年宋江宋公明为啥能在水泊梁山站稳脚跟?不就是能下黑手,肯讲义气么?

 行走江湖,能不能打放到一边,头一个能礼下于人,这就是最为难得。

 你是江湖人,那我也只好跟着江湖了。

 “贤兄说得哪里话,实在是愧煞兄弟了。”

 苏彻赶忙接过食盒请这位二公子到屋里来。

 油灯再亮,苏彻拆开食盒,里面装着几碟点心,无外乎牛舌饼、蜜三刀、云片糕、枣花酥之类,旁边还有一小坛米酒。

 晚上这么吃怕是保不住几颗牙。

 苏彻心里念叨一句,将几盘点心摆好,然后再请这位二公子坐下。

 “船行水上,没有什么好东西招待。”

 这位二公子倒是很自然熟地给苏彻倒上一杯米酒。

 “来,欧阳兄,尝尝我家自酿的这米酒,酿的时候特别加了桂花。”

 苏彻提起酒杯。

 “这杯我敬守之兄,先谢守之兄赠衣之恩。”

 “都是些小事,行走江湖,谁没有个马高镫短?”

 二公子伸过酒杯同苏彻微微一碰。

 “我看欧阳兄是大富大贵之命,日后欧阳兄还我几百锭黄金便好。”

 “那就谢过守之兄吉言。”

 “唉,”二公子神色颇为郑重道:“我也曾在国子监求学,会一点望气之术,真不是开玩笑。”

 好,一张嘴就是几百锭黄金,那就是在抢劫了。

 苏彻笑着摇了摇头,儒门有望气之术,说是能晓进退、明吉凶、判生死。

 闻名于外,自然有其不俗之处。

 不过苏彻不想在这上面多做展开,将话题岔开问起了这位二公子在国子监求学的事情。

 儒门以四大书院为尊,而四大书院之中属国子监最为特别。

 第一,他是大梁朝廷的官方学府。

 第二,这个国子监极为公平,又极不公平。

 说他公平,是国子监只要你掏了钱便能入学。说他不公平,实在是因为这笔钱还不是个小数,真正的寒门子弟唯有望而兴叹。

 不过只要从国子监毕业,除了能学到一身儒门的真本事,还有官做。大梁的尚书省每年都简选一大批国子监子弟出任各级官员。

 两人就着点心这么一直聊着,终于米酒喝了半坛,牛舌饼全部吃完,这位二公子终于表明了目的何在。

 “欧阳兄果然是精通经营之法,说起来小弟有个不情之请。”

 他说着从袖口里面摸出来四本账册。

 “这里有两本账册,我想请欧阳兄帮我看看。”

 查账?

 苏彻瞧了一眼这位二公子。

 这历城常氏到底是什么意思。

 借着油灯的光亮,苏彻将账册一页页翻开。

 说句实话,苏三公子没有任何会计知识,平日里也不管钱。

 不过作为修行人,他在一件事上远超凡人。

 那就是超人的脑力。

 四本账册翻过一遍,苏彻看得是越来越皱眉。

 因为这账册上面虽然记载的分明,不过内里却十分混乱。

 内容大概是些家庭用度,账册上出现最多的货品不是稻谷就是咸鱼,数目也都是几文几文的。

 这些账如果只看表面,那是根本不用算。

 即便有差额,苏彻摸出钱袋来也能给平掉。

 所以答案只有一个。

 这是一本暗帐,里面的稻谷不一定是稻谷,一文钱也不只是一文钱。

 而是另有深意。

 苏彻将几本账册看过,脑袋里面开始计算相关内容。

 眼睛翻着白眼,眉头紧皱,似是请仙上身,如同扶乩算命。

 “这几本账有些出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