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言不信 作品

第三十四章 什么才是真正的唐诗


                 陈青兕煮好了茶,分别送给许自牧、骆宾王、富嘉谟以及史务滋一人一杯。

  陈青兕所泡的茶是他从义兴县带来的阳羡雪芽,是村里的人自己采摘最嫩的牙尖制作的,毫不亚于送入宫廷里的贡茶。

  顶尖的好茶,配上不俗的茶艺,让许自牧、骆宾王、富嘉谟皆是赞不绝口。

  陈青兕最近没少与士人品茗饮茶,居然惭愧的发现自己已经有一些适应这个时代充斥着姜蒜猪油味道的煮茶了。

  尽管比之后世的炒茶依旧远远不如,却也不至于有作呕的感觉。

  也就是他习惯了炒茶的滋味,至少在许自牧、骆宾王、富嘉谟这些人眼中,姜蒜猪油味的茶还是足够滋味的。

  寒暄过后,骆宾王非常虔诚的从怀中取出几张挤压的有些皱巴的纸,说道:“陈县令,此乃在下过往写的诗集,还请县令指点。”

  他的表情甚为严肃,甚至有些忐忑。

  这让许自牧、富嘉谟两人大为震撼。

  这骆宾王是何许人物,虽出身寒门,年方七岁,一首《咏鹅》扬名天下,少年一身傲骨,身怀凌云之志,但道王李元庆许他官职,让他作诗取悦自己,他毅然拒绝,不愿玷污自己的诗作才华。

  才气焕发,豪爽侠义的骆宾王是他们敬慕的对象。

  两人一个出身是安陆许家,父亲是三品大员,一个出身雍州武功富家,而骆宾王一介寒门,连父亲的安葬费都拿不出,贫困落拓的穷书生,却成为三人之首。

  骆宾王所依靠的便是那一身卓立于世的才气。

  然在陈青兕面前,竟然会有紧张之态,委实让两人震撼的说不出话来。

  他们确实知道骆宾王很敬重陈青兕,却不想敬重至此。

  陈青兕面不改色,心里暗暗叫苦,这寻常士人送些文章诗作给自己,让自己品评,他一点也不在乎。

  但骆宾王是何许人,这个时代最有才气的那批人之一。

  就如王羲之请教书法,吴道子请教画画一样。

  这哪里指点的来?

  不过他还是大方地接过,拿在手中细品。

  第一首诗叫做《途中有怀》。

  眷然怀楚奏,怅矣背秦关。涸鳞惊照辙,坠羽怯虚弯。

  素服三川化,乌裘十上还。莫言无皓齿,时俗薄朱颜。

  看着这首诗,陈青兕眉头忍不住皱了起来。

  这首诗如果让后世的他来读,不查字典根本不知道什么意思。

  此番穿越以后,融合了陈青兕自身扎实的古文功底,又得良师贤妻指点教诲,这些日子又收到不少人投递文章,不懂的地方虚心向萧妙宸乃至庄敏瑞请教,古文功底大涨,勉强能够读懂诗文的意思。

  这首诗应该是骆宾王离开长安以后,写的诗作,以眷恋楚地的乐曲让人感到怅然若失,感叹自己背离秦关的悲哀。用以涸澈之鱼、惊弓之鸟自喻,表达自己才华横溢,怀瑾握瑜,没有人赏识的不忿。

  陈青兕一时间不知怎么评价,这首诗辞藻华丽,一字一句能够感受到骆宾王的才气。

  可越是如此,越无法让人共情。

  怀才不遇的诗句,陈青兕知道很多事,其中有李白的《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还有李商隐的《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等等都能让读者感受到悲愤,产生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