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言不信 作品

第243章 学生受教


 陈青兕是通过历史上九姓铁勒的谋反,以事后诸葛亮的形式向前推算出来的。

 要他拿证据,那真是为难他了。

 但狄仁杰能在武则天以及麾下一众酷吏手上,多次大起大落,成就一世英名,对于官场上的弯弯绕绕岂有不知的道理?

 只是现在他的初涉官场,就算再如何天纵奇才,也需要适应的机会。

 何况狄仁杰还未接触核心,不了解李治的脾性,不知道李治就是一个只求结果不讲过程的帝王。

 狄仁杰呆了呆,有些难以接受。自己纠结了许久的问题,竟是因为这个原因,暴力破解了。

 这位陈先生根本就没有证据,就是凭借文武勾结这点,强行缉拿侦办。

 哪怕错了,也能依靠走私精盐结案,了却此事。

 可细细一想,却又有几分道理。

 吃空饷这是无解的问题,这种情况远不止灵夏边军。

 大唐全国六百余折冲府,不说十成存在空饷情况,也有九成九,只是数量多少而已。

 陈先生真要抓着空饷不放,保不准会引起举国骚乱。

 这种情况陛下未必不知晓,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只要不过分,是可以容忍的。

 陛下也不希望将事情闹大,所以要是没有铁勒谋叛的事情,查到走私精盐为止,就是最好的结果。

 也许就算自己真的查出了真相,陈先生也不会捅破这层纸,而是以心照的方式,酌情处理。

 不得不说,狄仁杰的政治觉悟确实了得,只是自己琢磨,已经想通了大概。

 “学生受教了!”

 狄仁杰作揖回礼。

 陈青兕还挺享受给狄仁杰当老师的感觉,还想多说一些。

 结果人家只是给个提示,就自己想明白了,一点成就感也没有。

 陈青兕将话憋了回去,说道:“你对未来有什么打算?”

 狄仁杰有些不解。

 陈青兕道:“是想留在京师,还是外放为官?以你之才,在基层磨炼,实无必要,白费光阴。此番随我北上,立功不小。回京之后,我会向陛下、许相公举荐你。想留在京畿,大理寺就很适合伱,适当的向上提提就好,想外放到地方为官,也是一个好的选择。”

 他带着几分语重心长的说道:“两个选择,有利有弊。怎么说呢,在京城,毕竟天子脚下,机会肯定会多一些。不过机会往往伴随着风险,会身不由己的卷入各种不可预料的事情之中。到地方为官相对会好一些,可以避开庙堂风波,踏踏实实干一些于民有利的事情,提升资历。”

 狄仁杰先是作揖道谢,随即说道:“学生正当青年,想效仿先生,踏踏实实为百姓为天下干些实事。”

 陈青兕尊重狄仁杰的选择,笑道:“怀英能有此心甚好。”

 两人聊着天,谈论着治理地方的一些事情。

 狄仁杰的父亲狄知逊当过县令,狄仁杰在一旁学了不少,知道治理地方会遇到什么常见的问题,趁机向陈青兕请教。

 这方面是陈青兕的特长,他有丰富的基层经验,而且他的对手还不是这个时代民风淳朴的百姓,有很多有文化的地痞流氓甚至当地一霸,什么样的事情都见过,比狄知逊强的不是一星半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