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言不信 作品

第346章 高宗听劝 灵前定计


 第346章高宗听劝灵前定计

 李治目光落在陈青兕的身上,良久良久。

 说实话,对于立刻出兵高句丽,他是有些心动,因为等不急了。

 李治今年不过三十四,正是春秋鼎盛的年纪。

 但李治却很清楚,自己与常人不同,自小体弱多病,患有风疾,绝非长寿之相。

 对于风疾这病,李治再了解不过了。

 李家几代人都被此病缠身,难以根治。他父亲李世民也为风疾所扰。

 李治也因此特地了解过这顽疾,得此病之人,寿命多少全看老天……有的病人活个七八十都不是问题,有的病人二三十,鼎盛之年,突然就会一命呜呼。

 但李治一直觉得无论如何,再活十几二十年没问题,有足够的时间一展抱负。

 可就在近半年时间,他发现情况不尽如人意,自己身体急转直下,风疾的情况,日渐加重,甚至于出现短时间目不视物的情况。

 李治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做,担心自己时日无多,面对新罗的提议,无可避免的心动了。

 当然他知道新罗可能不安好心,特地寻苏定方询问情况。

 得知苏定方也觉得立刻出兵,能够打的高句丽毫无防备,可以长驱直入,直取高句丽国都,更加觉得此事大有可为。

 如果高句丽能够如百济一般,一战而定,那他便将完成他父皇李世民都未能完成的事情,然后封禅……

 只要做完这一切,此生已算圆满,可以安排大唐未来的继承人了。

 可陈青兕并未认同。

 李治心中充满了纠结挣扎,问道:“若朕一意孤行,下令立刻进兵,又当如何?”

 陈青兕抿了抿嘴,却决然的说道:“大概率会无功而返。苏邢公固然能凭借百济作为踏板,长驱直入。可百济后方必乱,纵然苏邢公有通天之能,这后方不稳,也无计可施。”

 他说的决绝,这并非他的意象,而是有依据可查。

 历史上李治也因各种问题,急于进攻。在拿下百济之后,立刻就安排了进攻高句丽。

 苏定方的表现一如既往,一口气就打到了平壤城下,而另一路辽东大军也是一路高歌,契苾何力一战击破,高句丽莫离支泉男生,斩首三万。但就在这时,铁勒九部叛乱,辽东军折返平叛,百济内部复国军也越演越烈,最终苏定方放弃了对平壤城的包围,撤军回师。

 不过因为陈青兕的出现,漠北铁勒已经提前叛乱,有三受降城的存在,北方不再对朝廷构成威胁,就连吐蕃因为内乱缘故,短期内也不会威胁到朝廷。

 但就算唐朝的隐患,被陈青兕抹去了,他依然不看好此次出兵。

 因为对手是高句丽……

 或许因为后世的棒子乱认祖宗,很多人将高句丽与高丽混为一谈,甚至因此小觑了高句丽,但现实的高句丽可一点也不弱。

 高句丽是一个存在了四百余年的国家,是拥有一定底蕴的,不然中原也不至于连续几代人与之死磕。

 杨广更是为之葬送了一个冉冉升起的王朝。

 李治深深的看着陈青兕,想着这些年,对方所言之事,无不应验,海东如此,吐蕃如此,漠北亦如此。

 唯一一次不听他之言,险些导致青海溃败,全靠苏定方以一己之力,力挽狂澜。即便是苏定方,也是陈青兕提议的后手……

 “好!便依爱卿,朕……便等上一等。”

 向来独断专行的李治,这一次很难得的选择了妥协。

 相比自己的急切,在这一刻,他选择相信陈青兕的战略预判。

 他压下那一点点的不甘,继续散步,说道:“那爱卿觉得何时出兵为好?”

 陈青兕接话道:“至少等百济内部势力浮出水面,让百济无力或无心反抗之后,方可出兵。至于何时,那就得看房都护的了。”

 李治听到这里,忽然有些后悔。早知如此,便应该派遣陈青兕去了。

 房仁裕确实是文武双全,但李治很清楚,他的文武双全,都要逊色陈青兕不少。

 当然他也没有后悔,他相信房仁裕也有抵定百济的能力,只不过是时间长短而已……

 两人针对海东之事又聊了一会儿,直至快到后苑,李治方才顿住脚步。

 在分别前,他突然说道:“太子那边,爱卿若是有空,可以多多走动。太子年少,有许多不足之处,爱卿当多履行谕德之责。”

 陈青兕立刻应诺。

 独自走在出宫的路上,陈青兕回想着这一路散步的点点滴滴,也渐渐明白李治已经开始动托孤的想法了。

 李治身体出现了异样,并未对外宣传。可这种事情只能瞒住下面的人,以陈青兕现在的级别是瞒不过的。

 当然陈青兕知道,李治远比他想象的能活,还能熬上十几二十年,可他本人不知道,这风疾一发作,头晕目眩甚至眼前一片漆黑,真就跟要死了一样。提前做些准备,也是情理之中的。

 对于李

治的托付,陈青兕自然要有所表示。

 在李治开口之前,李弘、武皇后都有过类似的话,但陈青兕都无视了,作为一个兵部侍郎,清流党的魁首,跟太子走的近,并不是一件明智之举。

 唐朝拒绝立刻出兵高句丽的消息通过国书,传到了新罗。

 新罗国都金城。

 新罗王金春秋与大上等金庾信正在商议此事,王太子金法敏在一旁静听。

 新罗王金春秋一脸疲态的躺在床榻之上,眼眸中透着几分恼怒,还有不甘。

 他的声音浑厚,却透着几分无力。

 “如此说来,唐廷是不打算出兵了?”

 金庾信看着已入暮年的君王,无奈的说道:“唐廷天子已经回话,说他们的粮草受海风袭击,倾覆大半,后勤吃紧,待他们重整旗鼓,然后再定出征计划。但依老臣之见,他们这是在安抚我们,好趁机在百济收心。在百济未归附之前,他们应该不会轻易出兵。”

 金春秋带着几分颓废的道:“如此说来,我是没有机会见到高句丽覆灭,没有机会见到我新罗一统海东。”

 他说完一阵咳嗽。

 金庾信看着上首的君上,心中暗恨,却也无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