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言不信 作品

366.第366章 白月光焉能轻易放下


 第366章 白月光焉能轻易放下

 陈青兕本就对李红清有好感,见她一身素衣,如傲雪寒梅一般,难免有些惊艳,但想起虬髯客对自己多少有几分授艺恩情,忙端正心态,等着李红清的开口。

 李红清说的居然是关于倭国的问题。

 “郎君,儋罗出现了数以万计的倭国兵士,他们强行封锁了儋罗,有很大的谋划,张叔觉得他的目的很可能是郎君所在的百济,特地让我来通知一声。”

 陈青兕对此消息并不意外,从一开始他就知道倭国的野心,知道倭国的中大兄皇子不会错过此次机会的。

 百济叛军选择了以周留城为据点,让陈青兕意识到倭国有了避开刘仁轨封锁。

 倭国的航海技术有限,他们不可能做到如唐朝那般,远程跨海而战。

 就他们的海船,在大海上漂浮几日,即便勉强避开风浪,登岸之后也得两腿发软,如何能战?

 也因如此,倭国对对马岛极其重视,一直将之控制在手中。就是狼子野心,打算以此岛作为踏板,随时随地北上海东半岛。

 但陈青兕却知道,倭国航线不止对马岛一条,还有长崎到济州岛这一条航线。

 只是这一条航线隐藏的较深,不像对马岛一样,站在倭国的壹岐岛都能看到对岸。而济州岛藏在大海之中,就那小小的一个地方,方向一个把握不好,可能飘到登州去。

 以陈青兕对倭国的了解,倭国应该不具备这种航海技术。

 直到得知百济叛军以周留城为据点以后,陈青兕便知自己小觑了倭国,他们或是掌握了一定的航海技术,或是胜在胆子大,敢于冒险,将济州岛给利用了起来。

 李红清此来,无疑是证实了这点。

 李红清见陈青兕并无异样表情,问道:“你……这是已经知道了?”

 陈青兕在李红清面前,毫无保留的展现着自己道:“倭此国上下知小礼而无大义,拘小节而无大德,重末节而轻廉耻,畏威而不怀德,强必盗寇,弱必卑伏。我上任之初,便知倭国狼子野心,对他们早有防范。不过他们能精确的寻得儋罗,倒是有些出乎我的意料。多亏了李娘子的警示,让我能够提前得到贼人的动向,也便于我等行事。”

 李红清并没有觉得好受一些,反而有些愧疚,说道:“倭国能够寻得儋罗,多半是我们的缘故。”

 陈青兕有些讶异的看着李红清。

 李红清说道:“祖父去年底情况恶化,冬季风雪大,无法前往中原求医问药,恰好得知倭国大师灵云医术过人,病急乱投医之下,便渡了海将灵云请到了扶余岛。”

 李红清口中的扶余岛只是儋罗岛西南的一个不知名的小岛。

 当年虬髯客携众兄弟出海,本是心灰意冷的避世之行。

 他们是在海上遇到大风,失去了方向无意中登岛的。一群江湖草莽,也不知自己身在何处,只是依稀知道是东北方向。

 正好东北方有扶余国,便本能的以为自己到了扶余,便将之称为扶余岛。

 直到后来,随着在岛上立足,也渐渐摸清了周边的情况,才知道自己所居之地,不过是东海上一处不知名的小岛而已,并非扶余岛。

 但因已经养成了习惯,也就以扶余岛自称了。

 至于那个大师灵云,他是遣隋使的一员。隋大业十年,跟随倭国犬上御田耜留学中原是最早的留学僧之一,主学佛法,但因对医术有兴趣,也顺带学了医术。

 他是贞观六年跟随第一次遣唐使,犬上三田耜回到的倭国。

 这段时间佛教通过遣隋使、遣唐使以及百济、新罗的文化交流,倭国精通佛学的人不少,这个所谓的大师灵云在佛法上并没有引得倭国重视,反而因为副业医术,名声大噪,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名医。

 扶余岛的人给灵云领了路,发现了这条航线。

 灵云作为倭国最负盛名的医师,结交的都是上流贵族,得知运粮道路被唐朝断绝,便说起了这条新的航道。

 扶余岛的众人发现了倭国人的动向,他们尽管不问世事,但骨子里流的终究是华夏人的血液,不愿见唐军在百济吃亏,彼此一商议,一致同意派人通知陈青兕倭兵的动向。

 李红清与陈青兕认识,关系还有些不一般,能够获得信任,是不二之选。

 也就有了李红清的此行。

 “原来如此!”

 陈青兕点头,这样倒解释的通了。

 “无妨!”见李红清有些愧疚,陈青兕反而开怀笑道:“这是无心插柳柳成荫,李娘子无须在意,他们的到来出现,反而是一件好事。”

 他见李红清将信将疑,将话说的更加直白一些,道:“老鼠最厉害之处是防不胜防,现在知道了他们这群鼠辈的行踪,便如瓮中之鳖,可以轻易捏取。”

 李红清看着面前的陈青兕,几年未见,他蓄了短短的胡子,整个人成熟了不少,但眉宇间那股飞扬的神采,那股淡定自若的表情,一切都在掌控之中的表情却一如以往。


 当初她就觉得陈青兕有能力有手段,定能成就一番大事。

 这才几年未见,对方果真一飞冲天。

 看着这位记忆中熟悉又陌生的人,李红清再度涌现几分异样情绪。

 上一次,还是在对方进熊津城的时候。

 陈青兕突然轻声说道:“我入城时,遭遇刺客,那一声小心刺客,是李娘子提醒的吧。”

 李红清清冷的脸上飘起红云,但强自镇定说道:“当时碰巧来城中求药,偶然遇到。”

 陈青兕却是心中一动,联想起解康说的那支从他们手中强行夺去的八百年老参,心中明悟,也略微一暖,只怕不是偶然遇到。

 应该是当时虬髯客病入膏肓,需要昆家的老参吊命。

 昆家人自然不愿,他们一行人就打算行非常手段盗取。

 依照周奎打探的消息,李红清一行人已经离去了,因是准备行动。

 就凭她们的专业,没有返回的道理。多半是为了自己,特地返回的。

 这也解释了她为何直接选择不见,她急着盗取昆家老参,自是没有时间耽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