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言不信 作品

第378章 东海乱局


 第378章东海乱局

 新罗国都金城。

 大上等府。

 金庾信正在家中与自己的六子金元望对弈棋局。

 金庾信的居所很朴实,没有任何华丽的家具,只有简单的生活必需品。

 唯一值钱的只有两人面前的这副精美的围棋器具,那是由翡翠、琥珀制成的上等器具,是善德女王从中原特地购来送给金庾信的礼物。

 很显然金庾信并没有将善德女王送的围棋当作宝贝来收藏,而是务实的摆放于屋中一角,翡翠、琥珀制成的棋子已经摩挲的失去了光泽。

 金元望叹服的将手中的棋子丢入棋盒,摇头道:“父亲心事缜密,设局精妙,孩儿这辈子都赢不了了。”

 金庾信默默地收起了棋盘上的棋子,心事重重。

 金元望看着自己的父亲,懊恼道:“孩儿无能,不能为父亲排忧解难。”

 陈青兕覆灭扶余丰的复国军,金庾信早有预料,消息传到新罗,金庾信并不觉得意外,这一切都在他意料之中。

 自从选择放弃支援百济,金庾信已经知道扶余丰的下场。

 随即而来的全歼倭国援军,金庾信也只是小小惊讶,也没有别的反应,可当刘仁轨占领对马岛的消息传来,金庾信神态大变,然后将自己关在屋子里整整一天一夜,方才叫了吃喝。

 但自那日起,金庾信变得沉默寡言起来,有些时候甚至整日的不说话。偶尔开口,那也是简单的几句,令得家中人一阵担忧。

 金元望是金庾信最疼爱的小儿子,特地寻父亲对弈,也是想让父亲开心一点。

 结果以往金庾信跟他对弈都会适当的留手,让几子增加点乐趣,可今日金庾信心不在焉的状态下,却因实力差距,将他杀的溃不成军。

 没有让父亲开心,反而自己被杀的郁闷,金元望只能惭愧自省。

 金庾信道:“为父无恙。”

 金元望说道:“父亲为新罗筹谋了一辈子,该放手了。”

 金庾信想着当前的局势道:“如何放得下手?”

 新罗原本形势大好,有唐廷顶在外边,吸引着高句丽,他们凭借巴结唐廷,内部局面一片大好,经济繁荣,国力昌盛,已经具备一统海东的力量。

 所思所想,不过就是如何才能从唐廷嘴里分得最大块肉。

 谁曾想唐廷突然发现了他们的意图,在辽东方面出工不出力,致使高句丽、百济两路来攻,新罗勉力坚持一年余,原本大好的经济变得糜烂,国力也渐渐式微。

 便在这时,唐廷突然出兵百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百济拿下。

 这着实踩了新罗的痛脚,新罗甚至动了连接高句丽、百济叛军与倭国一起抵抗唐廷的心思。

 只是此法乃万不得已之举,新罗不敢贸然而行。

 毕竟各中牵扯的事情太多太杂,高句丽的掌权者大莫离支渊盖苏文野心勃勃,而倭国也是一群豺狼,新罗与双方都有世仇,与他们联合,无异于与虎谋皮。

 有唐军在还好,可以一致对外,一旦他们侥幸取胜,迫使唐军退出百济,少了外敌。

 他们四方势力,如何能够安定?

 狗脑子都得打出来。

 新罗本就与高句丽、倭国有仇,跟百济的关系也不好,将唐廷这个讲道理的老虎驱赶出去,引来了一群疯狂的豺狗,新罗有可能连骨头都给啃没了。

 他们还没到那一步……

 最初金庾信打算暗中扶持百济叛军,将唐廷拉入战争泥潭,让唐廷知道为了百济这点土地,他们得花费多大的代价,令他们知难而退。

 一开始情况如他谋划一样,但随着陈青兕的出现,一切都变了。他原本掌控的主动,一点点的丧失。

 面对陈青兕,金庾信也有办法应对。

 捧杀!

 勾起陈青兕的野心,让他心生在百济自立为王的心思,即便不在明里自立,也在暗中当任无冕之王,听调不听宣。

 正好中原天子身体异样,唐廷未来的太子还是一个孩子。

 陈青兕这样的天之骄子,必然是有雄心壮志的,从雄心壮志过渡到野心,不过是一步之遥。

 其实历史上金庾信也是这么对待当时的熊津都督刘仁愿的。刘仁愿割据海东的消息在长安疯传,加上他自己在百济逗留不进,引起了李治的猜忌,流放姚州,死于异地。

 真实的历史,刘仁愿有没有反心不清楚,但他持宠而骄,形势霸道,确实引起了李治的猜忌。

 金庾信坚信人心是经不住考验的,不管到时候是陈青兕起了野心,还是唐廷动了疑心,对于他们百济,都是一件好事。

 直到金庾信得到唐军掌控对马岛的消息,传到他的耳朵里。

 一瞬之间,金庾信意识到新罗没有未来了。

 唐军掌控对马岛,在他人眼中只是一件小事,可在金庾信的眼中却不同。

 他看到了未来,看到了未来大唐水师驻扎在对马岛上的景

象。

 水师这玩意小国是很难掌控的,海战又不同于陆战,能够靠地势地形,以弱胜强。

 大海之上,水师对决,比的就是哪方的船坚,哪方的船大,没有其他的道理可讲。

 大唐水师天下无双,他们占据了对马岛,对于新罗威胁是致命的存在。

 对马岛的正对面就是釜山,只要扬帆而起,唐军随时能够进攻他们狭长的半岛海岸线……

 这也就意味着,他们新罗只要敢对百济有异动,唐军就能出现在他们的后背任何地方。

 金庾信深知陈青兕的厉害,他既然选择攻入倭国本土就不可能放过对马岛这能够限制新罗、倭国两地的军事要塞。

 就算陈青兕最后离开了百济,他留下来的战略布局,足以让新罗束手束脚,不敢妄动。

 金庾信战略目光太强,已经看到了新罗的未来,而且无力抵抗。

 这对金庾信这样一辈子为新罗强盛付出的人来说,太残忍了。

 金元望知自己父亲的心结,在这方面他是帮不上半点忙,叹道:“浮游如何能撼大树?”

 金元望中上之姿,反而看得很开。

 海东三国高句丽、百济、新罗,三国好几百年的历史,好几百年的恩怨,各自都有巅峰的时候,但谁都没有办法灭了任何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