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言不信 作品

398.第398章 镜花水月终成空

 第398章 镜花水月终成空

 李治的手谕跨海而来。

 陈青兕看着手上李治的手谕,默默地交给了一旁的刘仁轨。

 刘仁轨细细看来,先想了想,随即莞尔一笑,说道:“陛下这是太想在封禅之前拿下高句丽,竟在手谕中,动了利诱的心思。”

 他说这话的时候是有些羡慕的。

 如他这样的名臣,最期待的就是君臣相知,上演一对能够流传千古的君臣佳话。

 刘仁轨与在长安的时候,与李治也曾时常会晤,但并没有那种感觉。

 很明显,李治与陈青兕相处的方式,与其他人不同。

 陈青兕自然看出了李治话里话外包含着只要他这边点头就有让他当任三军统帅的意思。

 这能指挥三军,破敌灭国,那是天大的荣耀。

 现在的高句丽,恰恰是最危险的时候。

 他话风突然一转,说道:“对于高句丽的情况,我心中存着一定的怀疑。我们的人,还没有将渊盖苏文中风中风的事情抖出来,消息已经传遍平壤上下。其中,可能存在猫腻。”

 能够统领三军,覆灭高句丽,那是天大的恩赐。

 让伟大的贞观天子,折戟沉沙的地方……

 “不错!”陈青兕颔首道:“经过长时间的消耗,高句丽实力已经大不如前,真要强攻,得胜的机会很大。只是……这种胜利是靠将士的性命换来的,并非我所愿。”

 唐军此时出兵,或许有痛打落水狗的效果,但更可能形成另外一种局面。

 陈青兕却是知道,渊男生还是有能力有本事的。

 足可表明,渊男生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

 现在的高句丽因为渊盖苏文中风,确实很乱。

 是渊男生在关键时候受命,为大唐稳住了后方腹地,还顺带拉拢了契丹、靺鞨。

 高句丽!

 那是杨广大帝百万大军都拿不下来的地方,是间接导致隋朝灭亡的原因之一。

 “总之,此事蹊跷。”

 刘仁轨早就知道陈青兕的谋划了,见他到了这个时候,依旧不改初心,不为重利所动,心生敬意,说道:“大都督之贤,当今一人尔。”

 可在陈青兕看来,恰恰相反。

 陈青兕摇了摇头,道:“可当不得此言,只是不忍我大唐英勇的将士做无谓伤害而已。而且……”

 诚然,两军交锋,伤亡在所难免,何况是灭国之战。

 陈青兕点了点头:“渊男生故意隐瞒消息,然后消息泄露。这就很蹊跷,盖苏文中这样的人物,想要长时间隐瞒是不可能的。只要几日不出现,没有一个合理的理由,就会引人遐想。但也没有道理,如此短的时间就弄的满城皆知。此事不是我们干的,也不是新罗干的,还有谁?”

 因为高句丽还有一个渊男生。

 但明明有更好的办法,却为了一己私利,将将士推向生死之地。

 失败了,一了百了。胜利了,那渊男生就是救国英雄,一切内部矛盾都不存在。

 刘仁轨忍不住道:“以朝廷现在的实力,真要强攻,由辽东、百济、新罗三路进发,就高句丽现在的情况,也决然抵挡的。”

 陈青兕道:“就担心如此,才没有将此事向上汇报。果然,陛下还是忍不住,动心了。”

 可此乱是可以掌控的,如在遇到巨大压力的时候。

 刘仁轨皱眉道:“大都督怀疑是渊男生自己所为?”

 只要成功,必然流芳千古。

 确实在不少人眼中,现在的高句丽精神领袖渊盖苏文中风,不能理事,内部动荡混乱,正是可乘之机。

 高句丽未必是大唐最强的敌人,但在这个时候,毫无疑问是意义最大的敌人。

 哪怕机会渺茫。

 或许因为被子的父亲掩盖了锋芒,还是别的原因。

 新罗扶持高句丽贵族叛军一直骚扰大后方,那个时候,吐蕃已经露出了獠牙,大军无法分心他顾,给唐军造成了极大的麻烦。

 何况对手如此特殊……

 陈青兕做不到。

 渊男生通过外部的压力,压下内部的矛盾,将各怀鬼胎的内部重新整合,从而发挥出高句丽应有的力量。

 这样的人不能逼得太紧。

 渊男生并没有如他父亲那般展露出非凡的能力,让高句丽上下信服,以至于没有多少人将他看在眼里。

 历史上他惨遭弟弟背叛,凭借个人能力,拉拢契丹、靺鞨,与渊男建、渊男产割据对立。后来率其众与契丹、靺鞨兵归附大唐,为覆灭高句丽立了不小的功劳。

 陈青兕不想给渊男生这个当英雄的机会。

 这都不值一说,关键是后来高句丽灭亡之后,因为利益关系,唐军与新罗开始交恶。

 为了大局,有些牺牲在所难免。

 逼紧了,会爆发出非常的力量。

 “当然,可能是内部矛盾,导致的结果。仅靠猜测,也难得最终结果……”

 “与其早早的掺合其中,不如依照原定计划,让他们祸起萧墙……据说高句丽那个傀儡国王,也不是安分的主。蛇虫鼠蚁既然都聚在了一起,与其让他们矛头一致,不如让他们相互攀咬。”

 刘仁轨道:“这确实是万全之策,决胜之法。”

 陈青兕当即也不犹豫,他依旧发挥自己善于写稿的长处,将高句丽的情况从里到外拨开了分析,洋洋洒洒的写了万字余,厚厚的一叠。

 就陈青兕的表述功底,即便是小白一字一句的读,也能看出一二。

 卢照邻有些受打击了。

 这边帅的文书大多都是负责文笔的润色工作,或者直接代笔。

 陈青兕的书法算不上多好,但有自己的韵味,所写的东西,更是让他修改不了一个字。

 你要说,这份上表的奏疏有多高明,那是完全谈论不上的。通篇都是大白话,可以说是一点技术含量的都没有。

 可偏偏这最简单最直白的文章,却让他这位当世才气最高的大文豪,动不了一字润色修正。

 卢照邻叹服道:“大都督的文笔,化腐朽为神奇。”

 陈青兕却哑然失笑,却又有些自得。这是他后世手书报告,千锤百炼下来的本事。

 任凭你初唐四杰,才华通天,但比写言简易懂的公文,却也不是他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