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一个

 就在皇帝和他的跟班曹总管离开之后不久,又一名强者来到了战场。

 瓦伦帝国分为四大疆域,一座帝都居中占据了整个星球大陆的最优越位置。

 同时四大疆域宛如四大护卫紧紧的守护着这座中心之城。

 如果从地理面积来说,四大疆域多面积自然是要比帝都大上很多的。

 不要说四个,就单单说从憾生关过去的西部平原,就比帝都大了不止一倍。

 也不知道这个星球的地理环境为何这么平坦。

 除了帝都出于高原地带之外,其余的东南西北四大疆域全都是一马平川的平原。

 而围绕着这片大陆的四大平原之外,则是连绵不绝的群山。

 偶尔有出现不是群山多地方,其实就是四大疆域的边关,属于需要派兵镇守的那种地界。

 憾生,艮山,玄武,以及翼风四大关口。

 就这么应运而生了。

 其实原本的四大关只是一种形式主义,毕竟当年的那位帝国皇帝早已经将绝大部分隐患都排除掉了。

 只有很少一部分的死硬份子,忠于那些被灭掉小国皇族的人不肯投降选择了逃亡海外。

 四大关正好对应着四个出海口,最初也只是为了防止这些人不知道什么时候潜回帝国搞破坏的。

 因此一开始的作用并不是那么大的。

 直到三十年前的某一天,四道耀眼的极光从天而降,分别落在了四大关外。

 也不知道朝廷是否未卜先知还是怎么的。

 早在极光坠落之前,就事先安排好了四大守关将领,给足粮草和兵力,唯一的要求就是一定好要守住这四大关卡。

 要知道在这之前,四大关只不过是一座小小的边境之城,就跟最普通最普通的出海口岸没什么区别。

 甚至进出都不需要什么证明,人们随时可以进出自由。

 而从那之后,一道接着一道来自帝都的命令传来,让这四个小小的口岸不断的壮大的同时,原本只有半人多搞的边境土墙也越修越高,材料也从最初的土疙瘩换成了结实的木材,然后是碎石糊成的泥水墙。

 而如今,组成这座雄关的,则是一块又一块巨大的石块堆砌而成的高大三十多米,厚达一米多的巨型城墙。

 这已经不是普通的人力能够做到的了。

 到了最后,帝都甚至派出了天工部那些拥有异书的工匠,为的就是为新建造的城墙添砖加瓦,让这座城墙变得更加的牢不可破。

 可即便是这样,在长年累月的战斗中,这座城墙也依旧不可避免的受到来很大的伤害。

 看着伤痕累累的城墙,以及已经断了一大截露出了里面正在战斗的场景,男人眼中闪过一丝不忍。

 不过他很快收敛起这种情绪来,振作一下,朝着战场的中心赶去。

 最先看到来人是一只负责清理混入巷战的战斗小队。

 这只战斗小队属于憾生关边军中的精锐部队。

 和普通士兵不同,这只小队中的所有队员都是武力至少达到了千夫长级别的高手。

 瓦伦帝国的等级大体可以划分为三个等级。

 人级,地级,天级。

 其中最低的人级为百夫长,千夫长以及万人敌三个等级。

 武将大多数都在万人敌这个人级的巅峰等级。

 再往上则是地级。

 划分的等级跟人级不同,虽然同样是以破坏力计算的,但这种高武世界,显然地级就不能用人来进行划分了。

 分别为移山,填海,以及最高的逐日。

 再往上的天级没有具体的划分等级,统一称为天灾级。

 也就是这个高武世界的最高端战斗力,当然同为天灾级,每个人的战斗力也不尽相同。

 比如那位皇帝陛下,则是十分稀有的双天赋天灾级。

 这种即便是在天灾级之中,也是最强的存在。

 因为本身天灾级就属于凤毛麟角的存在,能够双天赋都达到这个等级的更是少之又少,虽然这位皇帝陛下甚少出手,但大家都想当然地把他认作了天下第一强者。

 作为一只以清理散落敌军为主要目的的战斗小队,小队成员每个人的战斗力都是毋庸置疑的。

 要知道曾经的他们,原本就是镇守陈汉的亲卫队成员。

 后来随着战事的愈发推进,陈汗深感自己根本就不需要这一支小队留在自己身边。

 反倒是让这只小队上战场还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于是便做了安排。

 这虽然并不符合朝廷的规定,但战事紧张之下,也顾不得许多的了。

 何况本身陈汗也不是一个很受规矩的人,再加上天高皇帝远,他自然也不会觉得这有什么不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