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诅咒:黑暗森林


                 “这是……观测站!”

  罗辑趴在玻璃上,看着面前的建筑,顿时有些吃惊。

  “哈勃望远镜观测站,是在老爸你冬眠后建造的第五个观测站,它的作用主要是用于监视187j3x1恒星。”罗聪敏道。

  “这里怎么没有人?”罗辑问道。

  “在您被取消了面壁者身份后,您的面壁计划就被他们认定为无意义的面壁计划,所以只留下了几个人继续在这里完成观测。”

  “到后来,他们确认了187j3x1恒星依旧存在后,就彻底失去了观测这颗恒星的兴趣,这也是他们调侃你是个神棍的最根本依据。”

  一旁的丁仪听到这话,气的直拍桌子。

  “胡搞,现在的这群人,简直是在胡搞,做学术科研,一定要刨根问底,连最终结果都没得到,就选择了放弃观测,这简直是在亵渎科学实验,这和那些靠着只做快速出实验结果,混上教授之位的学术骗子有什么区别。”

  罗辑:???

  “不是啊,怎么总感觉你这是在指桑骂槐呢?”

  “运输舰的最终目的地就是这里,林璇应该是想要让我们来这里躲避一下,不过也不好说,他那个人,和托马斯维德加起来八百个心眼子,指不定有什么其它的目的呢。”雷迪亚兹道。

  “下去看看吧,说不定有什么发现呢。”汪淼将爆米花丢在一旁,用纸巾擦了擦嘴。

  “你们去吧,我留下来看飞船。”魏成躺在床上,翻了个身继续睡觉。

  最终,由雷迪亚兹打头阵,飞船上的几人陆续进入了这座位于太空中的观测站。

  “这里看起来已经很久没人来过了。”罗辑道。

  汪淼取出了自己的身份卡,刷开了门禁,所有的太空工程都几乎是他亲自建造的,所以他拥有绝大部分太空建筑的进入权限。

  “教教我这东西怎么用的。”

  罗辑示意汪淼上前,后者便给罗辑演示了一番如何利用观测站查看想要的东西。

  在熟悉了操作后,罗辑便是将哈勃望远镜的观测位置瞄向了187j3x1恒星。

  瞬间,他愣住了。

  “怎么了?”

  罗聪敏还以为自己老爹出什么意外了,连忙上前查看,顿时,她也愣住了。

  “187j3x1恒星被摧毁了。”

  “这……这怎么可能?明明几个月前它还存在在那里的。”汪淼望着屏幕上已经消失的187j3x1恒星,有些惊讶道。

  “这说明什么?罗辑的实验成功了吗?”雷迪亚兹问道。

  “嗯,应该是,不过有没有可能187j3x1恒星是自己毁灭的?”一直没说话的张翔问道。

  同为天文学家的白冰却摇了摇头。

  “没可能,187j3x1恒星不可能是自己毁灭的,它相当稳定,至少还能存在很久,现在突然没了,一定是被什么东西给摧毁了!”

  “可这能说明什么呢?”众人的心中都不由的冒出这么一个疑问,而后将目光齐刷刷的看向了罗辑,等待后者的解释。

  “黑暗森林法则。”罗辑只是缓缓的吐出了这么几个字。

  “什么?”

  “宇宙是存在两条公理的,第一,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第二,文明不断增长扩张,但宇宙中的物质总量保持不变。”

  罗辑的声音低沉,仿佛是来自遥远的黑洞中心,他在向在场的所有人阐述着一条宇宙的死亡法则。

  “然后呢?”

  “没有然后了。”

  “就这两条?”汪淼有些吃惊。

  “就这两条。”罗辑的声音依旧平静,此刻的他,仿佛变了一个人。

  “我不太懂,这么点东西,能推理出来什么?”汪淼依旧不解。

  但一旁的罗聪敏,却似有所悟。

  “爸,我以前学过一段时间的社会学,您说的这两条公理,其实在人类社会学中也有提到,所以,您的意思是说,宇宙的运行法则,其实也与人类社会有着类似的关系?”

  “对。”罗辑点头。

  “你可以用你最熟悉的事情来举个例,我来帮你完成推导。”

  罗聪敏闻言,想了想。

  “那就简单点,我以前写过一段时间的网络小说,作者与作者之间也存在一定的社会学关系,就拿这个举例子吧。”

  “好,那我们来完成一下公理的替换,你试试,应该很容易,只需要替换一下名词即可。”

  罗辑显得有些欣慰,没想到第一个参悟自己理论的,居然会是自己的女儿,这也算是一种基因的传承吗?

  “嗯……那替换过来,就是,读者是小说的第一需要,第二,小说的字数不断增长,但是读者的总数量保持不变?”

  “对对!”罗辑点头道。

  “然后我再给你引入两个概念的定义,猜疑链和技术爆炸,你能在小说中找到对应的名词替换吗?”

  “可以!”罗聪敏道。

  “我写小说的时候,作者和作者之间都是相互不认识的,所以我们隔着一层网络,交流并不方便,这样的情况似乎与猜疑链的产生类似,对吗?”

  “对,算是吧,另一个呢?”

  “这个……额,我想到了,推荐位,我们当时写小说的时候,好的作品会上推荐位,上了推荐位的作品会获得大量的读者,这效果应该和技术爆炸差不多了吧?”

  “聪明!”罗辑不由的夸赞了一句。

  “那么现在我们建立一个模型,就像你说的,咱们两个现在是互不认识的作者,都共同写一本同类型的小说,那么在知道对方的存在后,你会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