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老五 作品

第1021章 召唤——唐宋八大家现世(第2页)

 ······ 

 韩愈、柳宗元共同倡导了“古文运动”,故合称“韩赫洋柳岸”。 

 韩愈、柳宗元在唐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时期崛起,掀起古文运动,使得唐代的散文发展到极盛,一时古文作家蜂起,形成了“辞人咳唾。 

 苏轼、苏洵、苏辙三人合称为三苏,苏洵是苏轼和苏辙的父亲,苏轼是苏辙的哥哥。欧阳修是苏轼的老师,王安石、曾巩也都曾拜欧阳修为师。 

 所以唐宋八大家又分为唐二家,即韩愈、柳宗元,和宋六家,即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曾巩、王安石。 

 唐宋八大家乃主持唐宋古文运动的中心人物,他们提倡散文,反对骈文,给予当时和后世的文坛以深远的影响。 

 三苏和王安石已经有了介绍,就不在多说。 

 四个人都有着极高的才华,文学方面的造诣就不在多说,但是对于政治方面,三苏明显赶不上王安石。 

 王安石在一定的时期,可是朝堂之上的股肱之臣,举足轻重。 

 虽然最后王安石的变法失败了,但是不能否认王安石的贡献和才能。 

 除了这四个人之外,唐宋八大家的另外四个人,也非等闲之辈。 

 韩愈,字退之,是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晚年任吏部侍郎,谥号“文”,又称韩文公。 

 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 

 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勇夺三军之帅”。 

 明人推崇他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杜牧把韩文与杜诗并列,称为“杜诗韩笔”,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 

 著有《师说》等等,就是那个写出“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人。 

 除此之外,韩愈还是一个语言巨匠,善于使用前人词语,又注重当代口语的提炼,创造出许多新的语句,如“落井下石”、“动辄得咎”、“杂乱无章”等。 

 韩愈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