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圣之君 作品

第144章 恒昌(第2页)

 龚岩也竖起了耳朵。

 横龙山脉其实不太敏感,可传闻中顾雍死在了这里,在这里开宗立派的人又是宇文君,故此这件事就显得非常敏感。

 宇文君看了眼漫天星辉,略有感慨的说道:“恒昌宗,取自于长存不灭文昌武盛之意。”

 “除却在这里修建恒昌宗主体,欲打算在横龙山脉南北千里之地,每隔二百里,修建恒昌书院,暂时是这般规划,往后自然也会酌情扩建。”

 “书院格局,一切从简即可,但也不必过于寒酸。”

 龚岩有些狐疑说道:“你这不但要开宗立派,还要开学?”

 宇文君继续说道:“在横龙山脉正南处与正北处,分别修建两座恒昌阁,用以处理日常政务。”

 “至于老巢恒昌宗,则酌情而定,吸收有修炼天赋的好苗子。”

 “收徒一事,首重心性,不看天赋。”

 “至于恒昌书院,凡是寒门子弟,都可免费入学,无论人品好坏,均一视同仁。”

 南宫岺和龚岩心中惊雷炸响,一座南岭书院就已经让南方忙活的热火朝天,宇文君如今还要修建恒昌书院,还要贯通南北,为无数寒门稚子开启一道龙门。

 龚岩难得竖起了一个大拇指,说道:“此事若成,你将是当之无愧的八顾之首,人文影响便是不能和秋清丞相比肩,也相差不远了。”

 “可此事,需要大笔钱财投入。”

 “你真想好了吗?本质上这是一件利于众生却不利己的事情。”

 豪门世家最让人无可奈何的地方在于他们垄断了知识学问,导致这人间大地无可奈何的出现了龙生龙凤生凤鼠生鼠的格局。

 凡是有寒门学子得志,必定名垂青史,之所以能名垂青史,那是因为几十年也不见得能有一个寒门子弟真的得志了。

 多数都是一代寒门站稳脚跟,二代寒门奋发向上,三代寒门跃过龙门,中间决不能发生人才断层,一旦断层,可能一两代人的水磨工夫也就白费了。

 有些事真不是一两代人能完成的。

 至于八顾之中的寒门子弟如伏城,那肯定是有常人穷极一生都难触及到的造化,这一类人不能定调为寒门,只是明面说法上是寒门而已。

 因为真正的寒门,是没有机会读书识字修行的,更别说更高深的那些学问义理了。

 试问一下,芸芸众生有多少人一生能遇见逆天改命的机会?

 更不算自古以来寒门得志就忘本的人比比皆是。

 顾雍追求的是人权平等,宇文君便做一些适用于人权平等的事情,起码给过一些人机会,能否把握住,就看后天努力与机缘了。

 老人家南宫岺顿时对宇文君心生无数敬意,由衷说道:“公子大才大德,能为公子修建宗门,是老朽的荣幸。”

 宇文君柔和一笑道:“我也很荣幸遇见前辈这样的有才之人。”

 老人家闻后,略有些羞赧,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可身上的精气神是越发的饱满雄浑,一想到自己也参与了这等大事,心中豪气满满。

 兴许十年之内,恒昌书院出不了多少人才,可只要恒昌书院读书声不断,一直办下去,有朝一日不说人人成王,起码很多出身寒门的人能有选择的机会。

 所谓盛世,是众生都可共情,而不是少数人的狂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