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边境局势(第2页)



    可是,这二十万人居然没有一个统一的统帅。



    八个王的军队只约定了在边境集结。



    最后怎么作战,没有任何系统的作战计划。



    这是让孟怀安觉得不可思议的地方。



    在这个问题上,孟怀安还真是错怪了八王。



    毕竟能够作为一国主君,手底下人才济济。



    不可能不考虑此事。



    八王一直在等着朝廷确定统帅的人选。



    奈何,因为上官隅的私心,此事一直悬空。



    即使是八王纷纷上奏。



    奏折也被留中不发。



    按照上官隅的说法:“多王聚集,恐生怕叛乱”。



    可见,在上官隅心中,五胡的危害,远远没有自己的这些兄弟们威胁大。



    迟迟得不到朝廷召令的其余藩王,便私下合计,得出了一个方案。



    按照各自兵力的多寡,各自领五胡中的一个进行防守。



    这个方法可以说是具有非常大的弊病。



    可偏偏在这种情势之下,一群这个时代最聪明之人,也只能用这种办法。



    毕竟藩王带兵出自己的领地已经是一种不稳定的因素。



    这个时候再联合在一起,朝廷上的众人恐怕下一道召令就是平叛。



    曹明远继续读着手中的简报。



    当看到八王的军队大本营驻扎在潼关之时,曹明远又兴奋地说道:“此等天下第一大关掌控在手,五胡必不能向中原一步。”



    孟怀安疑惑地问道:“这潼关有这么重要吗?”



    闻言,曹明远看向孟怀安笑盈盈地说道:“怀安兄,你有所不知,这潼关是北方重镇,即使驻扎少量兵力,也可以拒敌在外”。



    “况且背后是满仓,可以为前线提供粮草,进可攻退可守,是守卫中原的一道屏障”,曹明远介绍道。



    看着桌子上,简略的地图,孟怀安眉头一皱,说道:“若是五胡突袭到潼关之后,那岂不是危咦。”



    对此,曹明远耐心地解释道:“潼关以外,都是山地。”



    大军根本不可能在没有察觉的时候通过。



    若是他们真敢绕道而行,那我们就来个瓮中捉鳖。



    闻言,孟怀安又问了一些布局上的疑惑。



    曹明远一一解答。



    作为将门子弟,行军布阵这些都是从小培养的。



    所以从前方的布局,自然能够猜出来一些想法。



    如今曹明远在军阵之上的定位,正如吴良在政务上给孟怀安的补充一般。



    作为一个融合剂。



    帮助孟怀安更好的融入这个时代。



    整个边境的局势在曹明远的解释下逐渐清晰。



    虽然,从曹明远的猜测之中知晓了八王之间各自为战的打算。



    可是孟怀安还是有些忧虑。



    于是缓缓说道:“在陌生的环境里分兵作战,兵家大忌啊”。



    闻言,曹明远也沉默了。



    孟怀安说的没错。



    这种大规模的作战,本就要协同配合。



    奈何其中涉及到太多的因素。



    如今曹明远便乐观的想道:“五胡之间的联盟本也不牢靠,大燕大军压阵,恐怕不用出手就分崩离析”。



    这也是大多数将领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