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新 作品

第107章 挑夫心态(第2页)



    姜鸿辰点头说:“确实在互联网行业遇到不景气的今天,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有些人会看到机会,因为在困难时期,市场上可能会出现一些空缺和需求,那些能够抓住机会、创新发展的人可能会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而另一些人可能会感到担忧,因为不景气意味着激烈的竞争、不确定性和风险增加。这取决于个人的眼光、能力和心态。”



    姜鸿辰顿了顿,补充道:“人生和行业的发展总是有顺境和逆境。我们不能选择何时顺境、何时逆境,最怕的是遇到挫折时不知如何应对。顺境时贪图安逸会变得死气沉沉,逆境时若能奋起,也能充满生机。



    为何会感到穷途末路?那是因为在困难的环境中总是往坏的角度思考,自然无法看到转机。为何江郎才尽?那是因为在安逸的环境中产生了懒惰,才华就像平静的湖面,不再妙笔生花。



    逆境就像磨刀石,它能砥砺人们坚韧顽强的精神,战胜困难。这种精神正是我们成就任何事业都不能缺少的。高尔基曾说:生活情况愈艰难,我愈感到自己更坚强,甚至也更聪明;相反,环境优越倒常常容易使人产生惰性而沉于安逸之中,昏昏噩噩,得过且过。”列别捷夫也说:平静的湖面,练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环境,磨不出时代的伟人。这就是事物的两面观。”



    接着,姜鸿辰说:“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时候失败并不是别人的问题,而是我们自己缺乏持之以恒的决心。无可避免的是,每个人都渴望成功,但成功并不总能被精确预见。我们唯一能把握的就是自己眼前所见的、手中所拥有的。有许多应该做的事情,不是我们想不想去做,而是因为我们根本就没有去做;有些工作并非我们不能完成,而是我们不愿意去完成;也有些一些的事项,我们做了,只做了一半就不做了,我们错过了关键时刻。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失去了行动的时机,成功就成为别人的,失败就成了我们自己的。



    人们常把失败视为成功的垫脚石,失败并不总是等于零。这种说法对于失败者来说可能会提供一些抚慰。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失败都会导向成功。是否把失败视为零,关键还在于你如何看待它。”



    张总和姜总坐在沙发上,享受着阳光和清新的茶香。继续聊着天,张总提出了关于心态和思维方式的问题,引起了姜总的深思。



    姜总放下手中的茶杯,微笑着说:“心态,确实是我们生活中一个重要的因素。一个好的心态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面对生活的挑战和变化,让我们在压力下保持冷静和乐观。”



    张总点了点头,表示认同。“是的,心态决定成败。一个积极的心态可以让我们更加自信、更有毅力,而一个消极的心态则可能导致我们失去信心,放弃前进。”



    姜总接着说:“正确的思维方式是塑造良好心态的关键。我认为,一个正确的思维方式应该是客观、准确、全面、充满建设性和批判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