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新 作品

第194章 玛瑙之韵(1)

在炽烈而灿烂的正午阳光下,姜鸿辰踏上了从岫岩出发的火车,目的地是阜新,途经繁华热闹的沈阳进行中转。阳光穿透车窗玻璃,犹如金色的细沙倾洒在疾驰的列车车厢内,将每一个细微的角落都镀上了一层熠熠生辉的光华。那一瞬,车厢仿佛化身为流转时光的宝盒,承载着旅人的期待与梦想。

 姜鸿辰,安然地倚靠在宽敞舒适的卧铺边缘,享受着独属于他的旅途时刻。尽管身处这漫漫旅程之中,周遭尽是陌生的脸庞和无尽的铁轨延伸至远方,但他的眼神却始终坚定且明亮,没有流露出丝毫的迷茫或孤独之色。那双眼睛深邃如夜空,蕴藏着对未知世界的渴望和探索的决心。

 他从手包里取出一块美玉,这块岫岩玉细腻温润,光滑细腻得如同被岁月精心打磨过的诗篇。他轻轻地把玩摩挲,指尖感受着那穿越时空、凝聚天地精华的温度,思绪也随之飘向了那些遥远的故事与传说。

 每一次启程,无论是为了追寻文化脉络,还是探求人生真谛,姜鸿辰都会带上这样一份来自不同地域、承载着厚重历史记忆的独特瑰宝。这些珍稀的信物不仅是他旅行中的伴侣,更是他前进道路上自我鞭策的动力源泉,它们无声地提醒着他:在这片广袤的大地上,还隐藏着无数深藏不露的文化宝藏,静静地等待着有识之士去勇敢地挖掘、细心地保护,并矢志不渝地传承发扬下去。

 姜鸿辰,带着一种历史探寻者的庄重与热忱,从背包中抽出那本《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清单》。这本厚重的书籍犹如一座矗立在时间长河中的宝库,其封面的泛黄纸页犹如一块块历经沧桑的古砖,累积成岁月的城墙,诉说着民族历史的厚重底蕴和时光的无情变迁。那些纸页上的微小褶皱,仿佛是历史车轮留下的深深辙痕,每一处淡化的墨迹,则如同被风蚀的碑文,虽无声无息,却镌刻着一段段承载中华民族集体记忆的辉煌历程。

 他以一种近乎仪式感的慎重与虔诚,翻过一页又一页,指尖触及的是那历久弥新的名录篇章,字句间跳跃着沉静而磅礴的力量,宛如一部部未被唱诵、却已流淌千年的静默史诗。名录上每一个名字,都像是一枚拥有神秘魔力的符咒,它们凝聚了祖辈们的智慧与汗水,只需轻轻一瞥,便能打开一道通往遥远时空隧道的大门,引领他的思绪穿越千年,去体验那份独属于过去的悲欢离合与喜怒哀乐。

 那一行行排列有序的字迹背后,隐藏着诸多鲜为人知的民间瑰宝和传奇故事,它们如同璀璨星辰点缀在文化长河中,尽管默默无闻,却闪耀着独特的光芒,讲述着祖先们的生活痕迹与精神寄托。

 对他而言,这个看似日常且微不足道的动作——或许是轻轻摩挲着一块历经沧桑的木雕,或是专注凝视着一幅细致入微的刺绣,实则蕴藏着一种深刻的精神洗礼和文化朝圣的过程。他潜心在浩瀚的文字海洋中,触摸那些虽经风雨侵蚀、历史涤荡,却依然闪耀着璀璨光辉的文化瑰宝。

 姜鸿辰此次出行,目标明确而坚定,宛如一盏照亮前行道路的明灯。他不仅要深入到非遗项目的肌理之中,以敏锐的目光揭示其底蕴深厚的文化内涵,更要以一个真诚倾听者的身份,全身心地去感知并记录下那些守艺人们的生命历程。他们凭借一双双饱含智慧与热爱的手,小心翼翼地守护着传统技艺的火种,使之在历史的关键时刻熊熊燃烧,为守护和弘扬民族文化付出了无比艰辛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