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新 作品

第209章 杨树底下的敛巧饭

正月十四的早晨,姜鸿辰一家早早地便踏上了前往杨树底下村的路途。他们心中满载着对古老习俗的敬畏与热爱,脸上洋溢着期待的笑容,仿佛将那份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与传承寄托在了每一步坚定的步伐中。他们的目的地是参加村里沿袭已久的非遗项目活动——“敛巧饭”,这个富含深厚文化底蕴的民俗仪式已经成为了村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遥远的岁月里,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在文学叙述中,“敛巧饭”的习俗源远流长,自清代嘉庆、道光时期(1821年)便已悄然兴起,并在世代更迭间传承不息。这个独特风俗背后,蕴藏着一则动人的传说故事。

 相传,在杨树底下村的先民迁徙至此之初,他们面临着无籽播种的生存困境。为了寻觅生机,两位勇敢的村民毅然离家踏上寻求种子的艰辛旅程。归途之中,他们在短暂歇息时,将随身携带的干粮细致地掰碎,慷慨地分给周围的山雀享用,却未曾料想,宝贵的种子也在不经意间散落于岩缝草丛之间,无法拾回。然而,奇迹般的一幕出现了,一群山雀犹如天赐的信使,用它们尖锐而灵巧的喙衔起了那些洒落的种子,尽数归还给了村民。于是,这小小的生命接力,成就了村落在此扎根繁衍的希望。

 为感念山雀的恩德,并祈求来年的吉祥福运,自那时起,每逢正月十六前夕,村中的少女们便会走家串户,收集各家的粮食和蔬菜。待到正月十六这一天,成年妇女们会共同协助烹饪,制作出满载心意的“敛巧饭”。在这特殊的餐食中,人们还会巧妙地藏入针线、铜钱等象征物,凡能品尝到这些隐含之物的人,即寓意着将获得心灵手巧的艺术才能以及滚滚而来的财运。

 “扬饭喂鸟”作为这个古老且庄重仪式中的首要环节,寓意着人们对来年五谷丰登、生活安康的美好期盼与虔诚祈愿。

 在正月十四那个晨曦微破的时刻,整个杨树底下村沉浸在一片热闹与祥和之中。孩子们犹如一串串欢快音符,他们身着节日盛装,怀揣纯真喜悦的心情,提着篮子,捧着锅碗瓢盆,走家串户,像一群小蜜蜂采集花蜜般,满载着各家各户慷慨赠予的大白菜、干粉条等各式果蔬粮食。每一份馈赠都饱含着村民们对丰收的期待与对生活的热爱,让元宵节的气息在这朴素的乡间弥漫得愈发浓郁。

 上午8时30分,当太阳悄然爬上天际,洒下金黄的光芒,文化广场上已然呈现出一幅生动且壮观的画卷。上百口大锅错落有致地排列开来,宛如一座座静待点燃热情的祭坛;7000多个蓝边大碗整整齐齐地罗列其间,等待承载那充满寓意的“敛巧饭”。1.8万斤木柴堆叠在5000平方米的地面上,仿佛堆积起了一座座希望的山峰,预示着来年的火红岁月与富饶生活。

 此时此刻,不仅本村村民们忙碌而有序地准备着这场盛宴,更有四面八方涌来的游客参与其中,共享这一独特的民俗风情。为期三天的“敛巧饭”活动,为市民与村民搭建起了一座情感交融的桥梁,他们围坐在大锅旁,品尝着寓意丰富的饭菜,体验着这份深深扎根于民间的传统习俗,共同祈愿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当时间的指针在九时位置停留,村子里十几岁的孩童们肩挎着沉甸甸的篮子和盆子,踏着初春尚未消融的薄雪,穿梭于这个被岁月雕琢得古朴而静谧的村落,他们带着纯真无邪的笑容,给每一位倚门含笑的老人们送去新年的祝福与拜年。那一声声清脆的“新年好”,如溪水潺潺,流淌过每一道石板小径,温暖了整个村子的心房。

 孩子们细心地收集起各家各户过年时剩余下来的粮食和菜肴,这些承载着村民们辛勤汗水与丰收喜悦的食物,此刻汇聚到了一起,交给了村里那些手巧心善的妇女们。她们接过这份厚重的信任,以世代相传的手艺和智慧,将百家饭、百家菜精心烹调出来,为那些远道而来的尊贵客人们提供一场充满乡土人情的款待盛宴。

 炖粉条的猪肉,肉质酥烂,粉条滑爽,汤汁醇厚;炖豆腐的白菜,豆腐鲜嫩,白菜甘甜,汤色清澈;还有那碗香喷喷的红豆饭,每一粒米都吸足了红豆的馥郁香气,红白相间,如同一幅温馨的田园画卷。这一道道农家饭菜,散发着诱人的香气,让人垂涎欲滴,它们不仅仅是味蕾上的享受,更是对生活的热爱与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