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新 作品

第297章 慧心启蒙--拜访白云居士(2)

姜鸿辰的心中泛起了一层涟漪,一种久已遗忘的修行之道在他的脑海中逐渐苏醒,这一修炼法门要求修炼者在修行时,必须专心致志,去观想身体内外种种景象。

 在他的想象之中,身内景象犹如一幅神秘的图画,脏腑、骨节、身神等一一呈现,仿佛星辰排列在夜空之中。而身外的景象更为广阔,圣真、日月光华、云气、神兽、八卦等形象交织在一起,犹如一幅流动的道家符箓。通过这些观想,修炼者可集中意念,与神明沟通,达到治病驱邪等神奇效果。

 他记起了《云笈七签·升斗法》中的特定修炼情景,那是在子时,修炼者入室静坐,闭上双眼,让自己的身体在意念的引导下缓缓升腾。仿佛被一股炽热的光芒引领着,他想象自己升入北斗之中,那里斗神坐于对面,玉妃吐出的紫烟融入其心在这神秘的修炼中,他还需咽津、叩齿,仿佛每一个动作都在与天地间的灵气沟通。

 随后,姜鸿辰的思绪转向了《黄庭经》。这是一部经典之作,它汲取了《太平经》中五脏神的观念,并发展出三部八景二十四神的理论。在他看来,这部经典堪称人体神话的诠释,认为人体各个部位都有神灵居住。对于修行者来说,如果能够存思体内的神真,那么三(丹)田、五脏真气就能够调和,疾病将无从谈起,甚至有可能达到那羽化登真的境界。

 不过姜鸿辰也明白,修行进阶并非单靠存思就能达成。他围绕丹药的问题向白云居士问询。在白云居士的解答中,他得知丹药在修行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这些丹药不仅是物质的精华,更是道法的载体,能够帮助修炼者在关键时刻突破瓶颈,更上一层楼。

 白云居士缓缓开口:“修行者大多依赖药物辅助,但须知是药三分毒,一味依赖药物,如同饮鸩止渴。你身为修行者,虽在药物中有所得,但也可能因此陷入迷茫之中。有些人苦练多年仍无法理解,这就是所谓的迷惑。迷惑之下,你会觉得自身处境堪忧,其实这只是因为你对天地之灵的体悟还不够深刻。”

 姜鸿辰听后默然,心中涌起一股难以名状的波澜。他深知自己在修行的道路上还有许多不足,对于白云居士的话语,他既感到震撼又感到迷茫。然而,他也明白这是自己修行过程中的必经之路。

 白云居士望着姜鸿辰的反应,脸上浮现出深邃的微笑。他缓缓开口,声音如清泉流淌:“玄门古卷中记载,世间万物皆有灵性。真正的修行境界,在于洞察万物之灵性,洞悉天地之运作。你,姜鸿辰,已然步入了洞悉之境,然而对万物的理解仍停留在表面。如若仅身处于其中而不深入领悟其真谛,你将永远无法摆脱迷惑与彷徨。”

 白云居士的话语犹如重锤砸在姜鸿辰的心上,使他开始深刻反思自己的修行之路。山林间的清风、湖泊中的游鱼、落叶归根的现象……这一切是否都蕴藏了深远的奥秘?自己对生死的理解,是否只是浮于表面,未曾真正深入骨髓?

 随着这一连串的反思,姜鸿辰的内心逐渐明澈,他感受到了白云居士的善意与指引的力量。这种力量如同明灯,为他照亮了前行的道路。

 白云居士见状,眼中闪过一丝欣慰。他轻轻点头,继续引导道:“修行之路,偶有感悟,却也易成为修行之障。生死相依,无生则无死,无死则无生。你若只知生死的表面意义,却不懂其相互依存的真谛,便会陷入迷茫与困境,如同困兽一般。唯有挣脱生死的束缚,超越感悟的局限,方能重获新生,走向更高的修行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