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于役 作品

第21章 远交近攻(第2页)

 


    周礼这种齐王的自己人主张去救赵国,对齐王和齐国的朝臣来说,说服力要比田秀这个“外人”大的多。
 


    “周子之言有理啊!”王座上的齐王建,这时也忍不住发出感慨。
 


    其实话说到这个地步,只要不是后胜那种被秦王用钱砸傻了的,都能想明白齐国该救赵国了。
 


    赵国玩完下一个肯定就是齐国,齐国要是也玩完了,对他们这些齐国权贵有什么好处?
 


    就算是为了自己,他们也应该赞成救援赵国。
 


    于是,一大群齐国的朝臣都纷纷附和周子,主张救赵。
 


    当然,还是有相当一部分人被秦王用金钱蒙蔽了双眼力主不可借粮救赵,比如后胜,后胜这种人是典型的鼠目寸光,他们只注重眼前的利益,不会看得长远。
 


    打个比方,在45年鬼子投降前两天,还有人卖身投靠鬼子,这种人和后胜一样,他们并不是认不清形势,相反他们比任何人看的都清楚。但是内心的贪欲蒙蔽了他们的眼睛,也战胜了他们心中仅剩的理智。
 


    原历史上,秦国要灭齐国时,齐国的主力居然被布置到了北面,而南部防御形同虚设。
 


    是谁做出了如此无脑的布置?不言而喻。
 


    这个人或许不是后胜,道理却是相通的,齐国灭亡对他们有好处吗?当然没有,可是在利益面前,他们还是出卖了齐国。
 


    秦王用糖果裹着毒药贿赂像后胜这样的权臣,在明知有毒的情况下,他们还是毫不犹豫的吃下了秦王的毒糖果,哪怕明知会毒发,这些人也义无反顾。
 


    田秀看着短视的后胜,无奈的摇了摇头,也不知道原历史上齐国灭亡之后,他的下场如何?
 


    依着始皇的凉薄,后胜这种人的下场估计好不到哪去。
 


    此时大殿上,后胜和周子已经分裂成了两派,双方对于是否借粮救赵这个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辩驳,两方人吵得面红耳赤,一时间竟谁也说服不了谁。
 


    现在的场面好比是一场辩论,当两方谁也说服不了谁时,就需要裁判来决定谁说的更有道理,而这个裁判自然就是齐王建跟君王后了。
 


    果然,当两方人谁也无法说服谁时,都把目光转向了上面坐着的齐王建。
 


    齐王建面对着分成两派的朝臣,只感到一个头两个大。
 


    许多年来齐王建都生活在母亲的庇护下,他很少会独立的处理朝政,像今天这种场面,齐王建从未遇到过。
 


    一时之间齐王建有些不知所措,他将一个求助的目光看向身后的君王后。
 


    君王后看着齐王建向自己投来求助的眼神,并没有贸然表态,而是问道:“大王之意如何?”
 


    这明显就是在考验齐王建了,君王后很想让齐王建自己拿个主意,哪怕这个主意拿错了也不要紧。
 


    在众目睽睽之下,大家耐着性子等了半天,结果齐王建嘴里只蹦出一句话:“孩儿全凭母亲做主!”
 


    君王后的心一下掉进了冰窟窿里,拔凉拔凉的!
 


    只是拿一个主意这么简单的小事,齐王建都要来问自己,要是今后自己不在了,他又该去问谁呢?
 


    “依着老妇看,此事事关重大,老妇还要再想上一想!”君王后将目光意向田秀,道:“使君,请你暂且回去,容我齐国君臣考虑一下,明日给你答复,你看如何?”
 


    借粮的确不是小事,君王后要跟朝臣们商量一下也很合理。田秀在行完一礼后,就告辞离开了。
 


    田秀一走,刚安静下来的齐国朝臣又吵翻了天,大家都嚷嚷着尽快让太后拿个主意出来。
 


    至于为什么不让齐王拿,君王后让他拿了呀,他拿得出主意?
 


    “你们都不要吵了!”君王后扶着额头,焦虑的说道:“二三子且去,朕今晚要好好想想!”
 


    一句话,我现在也拿不定主意,大家先散会吧,有事明天再说!
 


    君王后都发话了,朝臣们只能散去。
 


    等朝臣们走完了,君王后还坐在席上头疼,“孤立政策”是齐襄王留下的国策,齐襄王临死的时候还抓着君王后的手叮嘱,今后齐国不能贸然参与到列国的纠纷中。
 


    但今天田秀说的那一番话真的很有道理,君王后感觉真的应该去救赵国。可是齐国真的去救了赵国,又会违反齐襄王制定的政策……
 


    这时,默默陪坐在一旁的齐王建开口道:“阿母,其实我们不应该去救赵国,昨天晚上儿臣和秦国来的使者谈了一宿,秦使保证,等到秦国打败了赵国,就会把陶邑奉还给我国!”
 


    这下君王后明白了,难怪齐王建会不跟自己商量就驱逐赵国的使团,感情原因是这样。
 


    君王后看着自己的傻儿子瞬间气笑:“大王!你怎么能相信秦使的鬼话?”
 


    齐王建挠了挠头,道:“我们不出一兵一卒就能收复陶邑,您认为不是好事吗?”
 


    秦王承诺的打败赵国就奉还陶邑,意思就是让秦国不要借粮食给赵国,这样我们才能打败赵国把陶邑还你们。
 


    听起来好像很不错,齐国只要见死不救就能把陶邑收回。
 


    但君王后可不是齐王建这种三言两语就能被骗倒的小傻瓜。
 


    秦王现在给开的就是空头保证,跟苏代开给后胜的一样。
 


    鬼知道秦国打败了赵国还会不会归还陶邑,秦国出了名的不讲信用,这种事情他们真干的出来。
 


    当初张仪还说只要楚国和齐国绝交就要割600里地给楚怀王,结果最后割了吗?
 


    想着,君王后摇了摇头,叹息道:“大王,永远不要相信别人的空头保证,不管是秦国还是赵国,在他们没有拿出实际利益前,都是不足以取信的。”
 


    “可是阿母,您所说的实际利益是什么呢?”齐王建不解的问道。
 


    君王后从席上站了起来,即便已经40多岁,她的身体也没有发福,连身体的曲线都还能看得出来。
 


    “等明天你就知道阿母说的实际利益是什么了!”
 


    君王后缓缓走出大殿,留下了这样一句意味深长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