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林15 作品

第394章 劳改绿洲(第2页)

 其中一次小蝶也出动了,和强子开车拉回来被管制的一对患病母子。当樊刚被领进一间温馨的单室时竟愣在当地,与抱着儿子的妻子相望无语热泪长流。

 这期间占彪与程老师多次勘察附近地形,程老师拿出了两套劳改农场和双河学校的建筑草图。程老师和占彪汇报说:“有两套方案,按照你的要求,都是可以容纳一千人的劳改农场和一千名学生的学校,但两套方案规模不同,这套是五十人干一年的方案,这套是一百人干一年的方案。”

 占彪看了看把图纸还给程老师说:“我要一套二百人干一年的方案。”

 程老师眼睛一亮:“那我可要设计一块绿洲了啊!”

 占彪抚掌大笑:“好,我们共同建设一块劳改绿洲!不过,要设计好防止外面人往里进的设施啊。”

 程老师心头涌起热潮,这位劳改农场的实权派居然想得不是劳改犯逃跑……

 程老师熬了两天两夜,第三套方案摆在占彪们眼前。看来这回这位建筑专家完全领会了占彪的意图,从安全、实用、隐蔽、发展等几个方面下足了功夫。很多设计超出了占彪的想象但又符合占彪的心愿。大家围在一起兴奋地评点着方案中的特色。

 从安全性来看,程老师大胆地把解放军警卫部队的营房改成了兼有哨所功能的建筑,分成里外两组。里面一组主要围在劳改区周围,外面一组他放远范围建到了绕着农场的河对面,这样即可阻挡外面人员往里进入,又可扩大了监视范围,而且潜在地又把农场领地扩大了。

 实用性来看,程老师打破现在的框架,将农场除去田地和山林外划为四个区,从西至东为劳改区、职工区、公共区和学校区。现在的产业都建在了劳改区。

 不知他怎么想的,居然把职工住处也按照一千人来设计,而且分散出来一部分建在整个农场周围。

 公共区有图书馆、电影院、小商店、浴池、体育场等。

 学校区他则毫不吝啬地设计了中小学三层教学楼和舒适的学生宿舍,还有标准的食堂、操场、公厕等。

 另外还有两个让人吃惊且兴奋的亮点,一个亮点是要建成自来水系统,他把水塔设计到山上。再一个亮点他打破原来建个医务室的设想,因为他听说了小蝶把樊刚妻儿的病都治好了的神医水平,为小蝶设计了集治疗和疗养一体的小医院。后来这个如期建成的小医院成了以后远近闻名的双河医院的前身。

 至于隐蔽,程老师把外围的许多房子都设计成半地下式,从外面看是一层房子,进了里面却是两层。整个劳改农场不显山不露水的。

 从发展来看,程老师在劳改区设计了许多空厂房,可以建立一些工厂。而且为将来有电的时候做了很多前期设计。现在的设计中也有很多用电的地方是采用了柴油发电机。

 末了程老师提了个建议,对劳改犯要严加审查,要有拒收和关押的管理行为。占彪告诉大家,审查的标准就是过去有没有打过鬼子,只要打过鬼子的都从宽对待,不管后来是不是反革命。

 程老师感动之余说:“呵,我还有个第四套方案,是在现在的方案基础上进行的升级方案,等这里通上电的时候再说吧。”

 转眼春去秋来,正在双河劳改农场热火朝天的建设中,1955年7月1日,又一个严峻的运动开展起来。随着“胡风反革命集团案”的揪起,全国的“肃清反革命”运动开始了。

 要说1951年的“镇反”运动是镇压社会上的反革命分子,1955年的“肃反”运动就是肃清革命队伍中的反革命分子,范围更大,涉及的层面更多。全国各地的批斗会就雨后春笋般开起来了,各地纷纷传来消息,抗日班的从军证明多半不好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