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林15 作品

第402章 外调干部(第2页)

 成义轻车熟路找到了聂家村,汽车一开进村子就看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遇到的人都仰着头看人,仔细看去才发现原来人们都浮肿得眼睛剩下一条缝了。

 聂排长自有了新四军从军证明后,过了几天安稳日子,可在肃反时又被打成历史反革命被村里管制劳动。成义看到聂排长时,他正拖着瘸腿把村里饿死的乡亲拖出村外,饿死的人只有一张草席裹着尸体绕着两道麻绳。

 成义抬手止住聂排长激动的神情,对跟着的同样虚弱的村干部说:“我们来‘外调’的,要和他单独谈谈,你们该干啥就干啥去吧。”

 “外调”,词义很简单,就是外出调查。这项从“三反五反”时就大规模进行的调查行为在中国历次政治运动中却有着特殊的地位,也是新中国特有的发明。

 “外调”,就是对运动对象、审查对象的历史问题到外地寻找证人调查求证。往往外调者带着倾向性,要求被调查者顺应外调者提供的问题,采用割裂历史、断章取义、捕风捉影、主观推断、牵强附会等手法,索取有利于给审查对象戴帽子定性的材料,使外调成为罗织罪名的戏法。

 当时火车上南来北往的旅客有相当部分是外调人员,甚至火车站还设有外调人员专用售票口。外调使大批人有机会游山玩水,而且花去了大量的外调经费,成为各级政府支出的办公费用中的一个大项支出。毫无疑问,外调人都是共产党员,是组织上信任的人。村干部一听是“外调干部”,忙唯唯诺诺离去。

 在聂排长的小屋里,“外调干部”成义递给聂排长儿子写给爸爸的信。

 聂排长从浮肿的眼缝里勉强看完内容,激动地对成义说:“多亏孩子在彪哥那里,还有文化了,不然早晚也得饿死在这里。我们村里都饿死二十多人了,县里却对外谎说是瘟疫。你们看,现在就有死人了,政府再不救济,等明年青黄不接就惨了。唉,这日子连解放前都不如了。”聂排长说完这话马上回头看看四周。

 成义让龚班长把一袋大米扛进来,劝说聂排长也去农场,聂排长摇头道:“别看我是‘黑五类’,这聂家村许多老聂家的人还都听我的,我要走了他们就更没救了。等我挺不住的时候我会去的。大米,再多留一袋吧。”

 占彪到了斜阳山庄做了安排后便独自一人单枪匹马去了东北,他听到家在辽宁台安、新民县的抗日班士兵汇报那里也饿死了不少人,很担心曹羽的处境。而且前几次派二柱子等人找过曹羽都没找到,他的从军证明也没给出去。这次他亲自出马来找他一心牵挂的大羽和春瑶。

 到了沈阳后占彪先找到了大西边门,这是曹羽留的父母地址,可这一带已经建起了一批楼房,无从打听。

 占彪想起春瑶父亲原来的茶庄,便找到中街的静园茶庄,一看柜台里的两个中年男子就是两个练家子,看来是曹羽的师兄弟,但却装作不认识曹羽,一问三不知。但从他们窃语的神态占彪就清楚他们知道曹羽的下落。

 第二天早晨,占彪在北陵公园出现了。他早听曹羽说他们戳脚番子的场子在北陵公园西面的松林里。练武人的直觉使占彪径直找到了场子,十多个武把式正在生龙活虎地练着戳脚。

 那两个茶庄的人收了拳脚诧异地盯着占彪喝道:“你怎么找那小子找这儿来了!”

 占彪嘿嘿一笑:“我是找曹羽来领教戳脚来了,他不在,只好和你们算账了。”

 众人都围了过来,那茶庄人哈哈一笑:“好啊,来踢场子来了,你也不瞪大眼睛看看这是什么场子。”说着便安排人下场与占彪比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