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林15 作品

第432章 法不责众

【占彪炯烈的目光扫视了一圈孙儿女们,大手一挥说:“好在我们的第三代赶上了好时候,他们是有机会的,他们是有希望的。我们还要庆幸这个国家和政党有勇气面对错误,有决心纠正错误。从大革命结束后拨乱反正到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断层正在愈合弥补,我们的日子越过越好,我们的国家和民族越来越健康和富强。对于历史的过错和现在存在的问题,我们过去有勇气面对将来也一样有勇气面对,没有趟不过去的河,没有爬不过去的山!”

 占彪的这一番话犹如醍醐灌顶,不仅将近日众人热议的话题做了一个完美的归纳与总结,更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前方的道路。一时间,在场所有人都陷入了短暂的沉默之中,但仅仅数秒过后,人群便爆发出一阵掌声和欢呼声。

 此时此刻,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激动与兴奋之情,原本有些紧张压抑的气氛瞬间被欢声笑语所取代。而就在这时,占东东抓住时机,顺势高声宣布:“抗日班天府纪念联欢活动正式开始!”他的声音与他爷爷一样铿锵有力,回荡在整个山洞里,为接下来的喜宴联欢拉开帷幕。】

 小乐听成义让他坦白承认很是不解,成义详细讲道:“不是说现行反革命吗,我们这叫现行革命。什么填表啊活动啊你都承认,但在情节里面掺上日后核实和平反的伏笔根据。”

 成义看小乐疑惑地看着自己,便详细解释道:“比如你就可以说填写加入反动组织的登记表时,让父亲在外面放哨。”

 小乐一愣,马上醒悟道:“这招儿好,有点像玩游戏呢。只是对不起我那死去多年的老爸,惊动了他。不过,让他来保护一下儿子他会愿意的。”

 后来不但小乐因为父亲早不在世的情节不真实撤了案,当时小乐还把这个经验方法推广开来。周围的人纷纷开始坦白,“坦白”的关键情节中,有春天吃着‘心里美’萝卜开会的,有夏天穿着军大衣去接头的,有正在密谋开会时已死的奶奶送茶的,没有女儿带女儿接头的,未婚的说老婆一起加入的……让更多的人推翻了结论轻易地平了反。

 成义的“现行革命”行为帮了小乐以后,又如法炮制帮助了干校里的赵俊凯和宁海强。

 五七干校是大革命期间根据《五七指示》精神兴办的农场,是集中容纳党政机关干部、科研文教部门的知识分子,对他们进行劳动改造、思想教育的地方。大批干部、教师、专家、文艺工作者等知识分子“变相失业”,被下放到农村的五七干校参加体力劳动,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其实就是“牛棚”的延伸,变相地劳动改造。

 这类干校一般选址在偏远贫穷的农村。去干校的人无论资历深浅、品级大小,所有人都叫“五七战士”。他们中间有机关干部、大大小小的走资派、科技人员、大专院校教师、反动学术权威……连老弱病残除外的政策也被置于不顾,统统撵进干校。

 他们不分年龄、性别,均按半军队化管理,编到划定的连、排、班里,由军宣队的军人或工宣队师傅管理。不准请假,不准通信,不准打电话,若有特殊情况需请假的,要层层报批。

 他们的学习内容就是种田、挑粪、养猪、做饭、挑水、打井、盖房等繁重的体力劳动。天天出工、收工,必须整队呼口号,唱语录歌。要“早请示、晚汇报”。

 赵俊凯和宁海强这对难兄难弟,转业后相约到了东北一个城市,一个官至车站站长,一个官至市文化局副局长,平时忙得总说见面难,这回被下放到同一所五七干校,在这里能天天见面让他们百感交集。在被逼供承认自己是反动组织的时候,俩人互相鼓励,打死斗死也不承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