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追风口未雨绸缪(第2页)

 当然顺带着的还有几本学习资料,高老三本身就是正规的高中毕业,而且成绩很好。

 现在离1977年恢复高考还有不到两年的时间,要是现在能每天抽出一个小时半个小时看看书做做题是不是比到时通知下来临时抱佛脚来的爽快。

 为了增加高老三的信心,她在信里肯定不能直白地说明再过多久会高考这样的话,只是附上了一张高爸和她在北京天安门前的合影。

 又在信中写到说她去京城听到有人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就想着买了书让他也好好学学,等到将来有机会去走遍天下建设祖国。

 还让他要是有时间方便的话可以打个电话回去,又说高妈特别想念他,看不到人听听声音也好。

 以高老三的聪明肯定会想到家里人这么操作一定是有原因,高小九想的却是只要能通上电话就可以在电话里用方言含蓄地说明为什么寄书给他。龙口村的方言不熟识的听就像是两只小鸟在吵架,普通电话又没有录音,委婉地提一句不会有问题。

 上辈子高老三没有任何人的辅助在部队摸爬滚打退伍的时候也升到少校军衔,这回要是能考个军校出来那前途肯定会更加不一样。

 上辈子也算活到三十多岁,人间百态也算是见识过了,一个家族想要兴旺发达需要各行各业的精英。

 高家九个孩子,目前看来除了找不到的老七不知道资质,也就高老三有点读书的潜质,其它人都是小老百姓的资质,最多到时搭着改革开放的东风赚点小钱。

 最多再加上老四,正规的初中毕业到时好好复习考个中专或是大专应该还是可以梦想一下。

 至于老六如果高考时他还能有幸坐到大六旁边可能还有戏,否则真是免谈,他的作业全都是照着大六抄的,自己完全就不动脑子心思也全不在学习上。

 你让他做个代数几何题他宁愿上山砍担柴回来,虽说待人接物为人处事那是大大的有进步,可是这学习真是深入骨髓的dnA就连神仙露水也改变不了。

 老五就更不要说了,初中都没考上的人做个小生意能把账算清楚就行了,精明能干不代表会读书,买卖东西不管多少每样多少钱她算得清清楚楚,但你让她背个诗那真是比登天还难。

 算了,这就不是个能吃书饭的命,以后开个店做个小生意当个小老板赚点钱早点去特区好地段买上几套房几个门面这辈子就妥了。

 再说她不是还有个混黑市的初恋吗?这会自己一定要想办法让他避开劫运,老四不是就改变了前世的命运遇良人了吗?

 至于小八,天生就好命,不需要为她操心自然就有好日子过,况且跟着自己混又怎么会少了她的好处?

 高小九坚信她一定可以让哥哥姐姐们都过上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