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有些人竟成了张家常客

高小九回京后就投入了正式的工作中,她现在是需要身兼数职。

 张大夫家曾经是有过一个药厂的但是捐了,现在到处都在招商引资,他正在思量是入资还是重新开始东山再起。

 思来想去的还没有下定决心,但以张家药堂为名号的一些常用的中成药却已经开始逐渐走向市场。

 师徒两个关着门商讨了好几个晚上最终还是决定步子走稳点,毕竟他们要生产的产品是药。

 张大夫的药堂是有资质的,只是规模一直不大,现在他准备买块地建个小规模的厂房专门生产常见病症的中成药丸冲剂,高小九之前不知从哪里淘到了本药方,里面有许多非常实用的方子。

 他决定先一步步地将它们都做出来,造福社会,不管是什么时候对于老百姓来说看病求医都是个非常烧钱的存在。

 如果有便宜又实惠的中成药可以替代昂贵的西药想来也是功德一件,只是这样势必会动了很多人的蛋糕,前路一定很艰难。

 金桂一直跟在张大夫身后忙里忙外,他虽说也是医科大学毕业,但在治病救人方面却实是天资有限,反而是人事日常管理能力突出。

 张大夫征询了他的意见后让他有时间去听一些经济管理的课程,因着高老七就是经管专业毕业的高材生,两人联系的很频繁。

 看到张大夫好似资金不是特别充足,高老七还将高小九在他那里占股的资金抽了一部分出来以高小九的名义又投到他那里。

 高小九现在全力负责产品的研发工作,当然她也还在继续着她的“摘星计划。”

 和京城的各大医院儿科都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张大夫还特意在有些会上提出了他的一些意见。

 现在社会上出现的一些此类的案例,老百姓都没有意识到孩子可能是生病了,有些三两岁没说话的还会沾沾自喜地以为是贵人语迟。

 有些智力比较低的孩子都是直接放养或是关着都不会得到重视,这样的孩子真正能长到成年的很少,多半是幼年因各种原因夭折了。

 我们国家在这方面的研究要比其它国家晚些,等到后面真实生活中常常见到此类案例再开始研究已然日已经造成了很多遗憾。

 而且即使在50年后,孤独症的发病概率大概是百分之一甚至更高。并且这一直是个无解的病。

 高小九想着她能得天地造化要是能依托秘境里的天材地宝研究出一个可以根治这个病的药品那她真是功德无限。

 现在计划生育越来越严,孩子成了每个家庭的核心,出现一些发育上的问题被重视的程度也是大大的提高。

 高小九同首都儿科医院合作专门成立了一个中医儿童康复门诊,高小九现在一个星期需要有三天去医院坐诊。

 任何一项的研究都离不开实际的案例,即使高小九有后世比较成熟的一套理论现在的人们对于她还是不太信任,找大夫看病多半还是会找年纪大些的人。

 高小九有时在医院坐半天一个找她看诊得都没有。

 这天高小九正在办公室里坐着看到隔壁儿科主任那里排起了长队,就起身去帮忙。

 一些咳嗽的厉害的孩子她帮着这里捏捏那里揉揉给缓解一下,但大部分人都不太愿意让她帮忙还委婉地说马上就轮了他们的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