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大开眼界

    林源一声令下,天衍城将近两万民夫开始从城外的黄山村开始向西修建第一条官道。



    这条官道东面从黄山村接入现有的官道通往天衍城;



    西面直达边境城池磐石城。



    这是一条从未有过的官道。



    大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无数次变更官道的。



    但这条从黄山村到磐石城的官道还是第一条。



    也不知道当初王府的大匠是如何确定这条路线的?



    林源当初同意这条官道的规划只是看中了它比较容易修建。



    一路上没有特别崎岖的地形,也不经过危险的地方。



    施工简单,安全!



    这一点还不够吗?



    对他而言够了,但对以前的衍州地方官府和帝国而言肯定是不够的。



    要不然怎么会没有人提出要用这条路线修一条官道呢!



    那么这条路线最大的缺点是什么呢?



    同样十分明显,连接的城池太少!



    帝国修建官道最大的目的是什么?



    方便百姓出行!



    加速商品流通!



    降低运输成本……



    这些都是,但最重要、最关键、最根本的目的还是维护统治。



    修路可以看作是维护统治的成本。



    修建一条经过很少城池的官道显然是一种亏本行为。



    帝国的官员不会制作这样的规划,更不会让这样的规划出现在陛下面前!



    这么不专业的规划送上去,陛下会认为他们能力不足,要么就是别有用心!



    所以衍州正在新修建的这条官道规划根本没有送到过乾帝面前,就是内阁都没有见过。



    林源修建这条官道也不是单纯的为了连接衍州的现有城池,这条官路长将近一千五百里,但只连接了三座城池,还包括起始点天衍城和终点磐石城。



    也就说一千多里的官道中间只经过一座城池,剩下的全得靠二级官路连接。



    如果想把路上的城池全部都联通,一千五百里官道肯定是不够,至少还要在增加几百里二级官路。



    要不怎么说制定这条路线的设计师都脑子有问题呢!



    也就是林源,财大气粗又有其他想法,这才毫不犹豫的同意了修建,还要最先修建这条路。



    林源:“詹师傅,官道的修建已经步入正轨,你得尽快把几座新城的规划制作出来啊!



    不是让你收了一些徒弟嘛,不要不放心,也不要太心疼他们,该让他们做的都让他们动起来。



    哪里出问题你这个当老师的负责兜底,不要担心以后没有事情做,现在是能做事的人越多越好,本王保证你们每一个都能发挥自己的能力!”



    林源手下的大匠数量还是不够多,而且他们擅长的领域也有些重合,他对大匠依旧求贤若渴。



    大乾的大匠能力都不弱,有些方面甚至比他具现出来的大匠还要强一点,不过具现出来的大匠有一个优点,潜力十足,不管是专业领域还是武道修为。



    各有千秋。



    林源也没打算让那些大匠去战场杀敌,武力强些能保护自己就足够了!



    要不然还得在他们身边安排强力护卫保护他们的安全,真正的高手在哪里都是稀缺的。



    这边用了那边可能就要少一些。



    几个高手在关键时刻足以改变很多事情,甚至决定一场战争的结果!



    林源以后会有很多高手,上三品武者都能成军,但现在他的衍王府还算是起步阶段,手上的高手都有很重要的安排,能省一个都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