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行 作品

第146章 士庶之争,女帝之路(第2页)

 绿袍在大燕是低阶官员,安国公主和崔景还是第一次在勤政殿见到这么多的低阶官员,要知道不穿紫袍都不好出入勤政殿的。

 “公主和大郎来了。”高恭见到两人笑着上前打了招呼。

 安国公主好奇地问道:“这些人是做什么的?”

 “是今年吏部选□□准备派到各地的县令,陛下亲自出题考察这些人是否有为政一方的能力。”高恭说道。

 天授元年,乔微就宣布“官不滥升,才不虚授,惟名与器,不可以假人。”

 此诏一经颁布,就明确了乔微决心选贤任能,量才授职,决心整顿吏治。之后乔微铨选制度,裁汰冗员,敕令罢免所有的员外、试、检校官,严格控制官吏的选举,规定今后没有战功及别敕,吏部、兵部不得注官,结果“大革其滥,十去其九”。

 除了裁撤冗员外,乔微还特别注重京官的外放,在此之前时人都重京官而轻视外放官员,地方官也都是选用年高而才疏者充任、为了剞劂这一弊端,乔微从京官重选择有才能者外放,又从各地的刺史等封疆大吏重选择有政绩者入职京官。

 当然除了对刺史、都督这些封疆大吏的任用慎之又慎外,乔微对县令的选拔也十分严格。每年新选的县令都会被召入勤政殿,乔微亲自出题考察这些官员的是否通晓治国安民之道,如果有不入第者,就会被淘汰。

 除上述外,还颁布了《整饬吏治诏》,各地的监察御史会对刺史、县令的政绩考察,为此御史大夫元载制定的御史院制度得到了充分运用。

 从整顿吏治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多年,可以说大燕如今的朝廷有了前所未有的清明。

 今日安国公主的看到的这些官员,就是吏部推举上来去地方赴任的县令,他们正在答乔微出的试题。

 对此安国公主不是很感兴趣,也许是继承了安都侯府武将血脉的远缘故,安国公主对军事的兴趣远远大于政事。

 “陛下有空吗?”安国公主问道。

 “陛下在批阅奏本,奴婢去给您通报一声。”高恭笑道。陛下对子侄都颇为疼爱,所以他才会替安国公主通报。

 乔微听到安国公主和崔景来了,点了点头:“让他们进来吧。”

 在乔微面前,安国公主就没有对晋阳公主那么大胆了,主要是乔微身上的威严让她忍不住绷直了身子,恭恭敬敬地行了礼。

 “陛下,我听说长平郡王和征北将军大败突厥,这下我们不用和亲了吧。”安国公主小声地问道。

 乔微头都没抬:“你想说什么就说,没必要吞吞吐吐。”这姑娘的心思一点就藏不住。

 之后安国公主将自己不忿和亲的事情说了出来:“为何朝臣总是喜欢求和?”

 “你觉得该如何?”乔微这才抬头看向了安国公主,随后又露出了一些笑容,“想说什么就说,朕又不会罚你。”

 听到这话安国公主才放心:“遇到战事就该开战!陈子公给元帝上书中就曾写道:宜悬头槀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陛下,他写得多好啊!”

 总之安国公主对待外敌就一个态度:杀!杀!杀!

 旁边的崔景听得有些皱眉,他比安国公主大两岁,又是被崔洺教导长大,一听安国公主这话心都跳了起来,也不知道谁给这姑娘灌输的思想!就知道不该让这姑娘胡乱读书!

 想想整个弘文馆的老师也没这种思想的,思来想去也就只有安国公主的外祖安都侯是个武将,会有如此想法了。

 崔景觉得定然是安都侯带坏了安国公主。

 安国公主见崔景颇为头痛地看着自己,乔微更是直接笑了,一时间有些不知所措,难道她真的错了?

 乔微是真的被这姑娘逗笑了,这孩子和前世那些热血青年没什么不同。

 “还喜欢谁的文章?”乔微笑着问道。

 “贾长沙的《过秦论》啊,写得多好啊!”安国公主一脸崇拜道,这是她最喜欢的文人了。

 乔微被逗笑了,这姑娘热血过头了,甚至都有些中二了。

 不过后世有句话怎么说来着,热血和中二才是青春的底色。少年少女若是没了热血,也就没了朝气和坚勇。

 乔微教过很多孩子,热血少女她自然也教过。

 “你见过战争吗?”乔微对着安国公主问道。

 安国公主一愣,摇了摇头。

 她没见过,她只去过外祖手下的军营,被那种军营的气氛感染过,她甚至想要做戍守边关、马革裹尸还的将军,觉得那才是将军本色。

 “你读过战报吗?”乔微又问道。

 安国公主还是摇了摇头。

 乔微对着旁边的高恭挥了挥手:“将广平郡王和征北将军的战报拿过来让公主看看。”

 随后安国公主接过高恭找出来的战报,仔细看了一遍,看到上面战死一万人,重伤一万,轻伤两万的结果,有些窒息。

 可是很快安国公主又道:“陛下,可是我们还是胜了,只有给外敌沉重一击,他们才会知道怕。比起和亲的屈辱,这样才能扬我大燕国威,让那些外敌都不敢随意来犯。”

 “是的,我们扬了国威,没有了和亲的屈辱。”乔微指了指这战报说道,“这上面冰冷的数字,你知道在现实中是什么吗?那是一万个寡妇会问你要丈夫,数万个孩子会问你要父亲,两万个父母失去了他们的孩子。”

 大燕有抚恤金吗?没有的,在这之前的朝代也没有的。乔微这段时间让户部紧急核算过,因着如今的国库情况还不错,她这些年清查土地整顿吏治,所以国家富足,还能给得起每个士兵一年五匹布,一直给三年。

 她只能尽己所能补偿这些将士。

 “那重伤的一万人,他们中大部分都是终身残疾,他们退伍后又该怎么活?”

 安国公主沉默了。

 乔微看着愣在那里答不上话的安国公主,叹了一口气:“长平郡王和征北将军快回来了,到时候一定会抚恤残疾的战士和遗孤,你到时候一起跟去看看吧。”这个孩子需要成长,她不是要打破这些热血青年的激情,只是她希望这些孩子更能明白生命的可贵。

 除了安国公主,乔微对着崔景也道:“阿景,你也跟着一起。”至于楚王,相信这孩子也不会有兴趣的。

 崔景和安国公主一起应是。

 乔微晚上要摆宴席,其实也就是三品以上的宰辅一起吃个饭庆祝一下,当然更重要的是乔微有事情和这些宰辅商议。

 “朕想要对西域用兵。”乔微说道。

 郭慈等人一听就知道来了,乔微的性子本就不是喜好奢华,好大喜功之人,她平日里很少会设宴,即便是万寿节这种事情,乔微也是能不办就不办,这个时候开宴会,肯定是有事情和他们说。

 “西域?陛下想要重设安西都护府?”崔洺很快就明白了乔微的心思,他这个女儿是奔着当千古一帝去的。

 为什么要打开西域,原因也很简单是为了丝绸之路,这是大燕的对外贸易通商之路,事关大燕的经济。

 对西域用兵绝不是乔微如同安国公主一般热血中二,而是深思熟虑的结果。

 如果乔微知道崔洺觉得她想要当千古一帝的话,肯定会觉得好笑。千古一帝可不好当,而且千古一帝对国家的消耗太大,她只想要循序渐进。

 对西域之战包括这次对突厥之战,她都在此之前准备了好久。比如她让人重新丈量土地,发动了一场检田括户运动。豪强霸占了农民的土地之后,称为“籍外之田”,他们还将逃亡的农户变成自己的“私属”,在土地和人口两方面逃避国家税收,这场运动就是为了打击这些豪强,可以说动了豪强的利益,只可惜乔微握有兵权,没有人敢擅动,或者说擅动的都被杀了。

 将近十年的时间,乔微任命了覆田劝农使,下设十道劝农使和劝农判官,到各地清查。如此一来,一年曾加的税收就能高达几百万贯。

 这十年间,她鼓励杂学,重新提出墨学和公输之道,铁器和兵器冶炼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甚至前两年还有人向她献了炸药之术,想到这个人她就觉得好笑,女主当真是有意思。

 做了这么多的准备,乔微才开始逐渐动兵,而且她有没打算那么快打通西域。

 从收复碎叶镇到重新恢复丝绸之路,总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对于崔洺的问话乔微没有隐瞒,很快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对西域的用兵她打算在三年内解决,总之他们会一步步来。

 这个结果崔洺和郭慈等人都松了一口气,他们不支持穷兵黩武,但有时候战争也必须存在,任何一个帝国的强大,首先就是要不畏战。

 等到长平郡王和徐烨回来后,安国公主和崔景才见识到了什么是战争的残忍,看着那些或被火烧伤,或缺胳膊断腿,或眼睛都剜掉的重伤士兵,安国公主十分沉默。

 等到安国公主回京后,乔微对着小姑娘和崔景道:“记住,上位者不能怯战,但也不能轻易言战。”这才是对战争的正确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