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行 作品

第83章 著书传道,百家之师

 乔微的话落后,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她身上。

 钟涵目光微沉,审势的目光凝聚在乔微身上,别说是乔微一个女童,就是很多朝堂官员也受不住钟太傅这种眼神,觉得如芒刺背。

 可是乔微恍若未查,背依旧如青松一般挺直,萧萧肃肃,清雅又坚韧。

 这番回答,如果说没有提前做过功课,在场没有人会相信。

 可那些想要拜钟涵为师的子弟,哪家没给子弟讲过钟涵的脾气秉性,没让弟子读过钟涵所著之书?

 老师选弟子,弟子也要择师,双方都需要互相了解,不然又怎么知道适合还是不适合呢?

 一样是做足了功课,却只有乔微将功课做得最好,能说中钟涵的心思,就足以证明她的功课比任何人都优秀。

 旁边的永城侯见钟涵不说话,有些忐忑,对是否要上前解救女儿犹犹豫豫,就当他咬了咬牙决定开口打破这种沉寂的时候,钟涵出声了。

 “你读过我的书?”钟涵端起茶杯,神色不明。

 乔微答道:“太傅曾作《正蒙》、《四书集注》等书,我拜读读过几本。”

 “说说你的想法。”钟涵又道。

 乔微沉思了一下,才答道:“太傅以易为宗,以中庸为体,以孔孟为法,主张笃实尚行,经世致用。”

 只从钟涵志向就能看出他不是一个崇尚清谈的人,他主张学贵有用,反对空知不行,是少见的实学派,并且钟涵以天下为己任,忧患民命民生,将为民立命这一点贯彻始终。

 如果说之前乔微的表现只能说是聪慧的话,那么现在的回答就让钟涵惊讶了。

 他写在书房中的志向很多人都知道,在他位居高位后,经常用人从这方面下手讨好他,可是能将他的思想把握地如此精准的,乔微确实是第一个。

 几百年来,儒家学者一直专注于典籍章句训释和玄空清谈之风,就连他之前也为四书做过集注,也让很多人以为他也喜欢清谈经义。事实上他主张经世致用,笃行践履,反对学而不用,可是这点却很少有人注意到。

 不是那些人不注意,而是现在大周依旧尚行玄空清谈,甚至人人以清谈为傲,他发声再多也依旧阻挡不了这些人尚清谈的毛病。

 “微记得您在《易说》中曾言:圣人苟不用思虑忧患以经世,则何用圣人?”乔微又道。

 圣人之学就是为排除民族国家忧患而立,如果圣人都不以民生为忧患,经世以除患,那么这种圣人也是没用的。

 这种言论深得乔微之心,在大周一众学问大家中也是独树一帜,所以她对此话记忆深刻。

 并且这话也就是钟涵成名之后说出才没人敢骂他,换成其他人说估计是会被骂死,也正是这种理念和处世态度,才让乔微心生敬仰。

 这也是她在一众大儒中,独独选中钟涵为师的原因。

 听到这话,钟涵不再板着一张脸,大笑出声,他已经很久没有这样开心了,就连旁边钟涵的几个儿子都有些惊讶钟涵的反应,他们更加肯定自己父亲是真的看中了面前这个女童做弟子。

 这个弟子十有八九是收定了。

 果不其然,钟涵大笑过后就说起了这事。

 “你可愿跟着我读书?”钟涵笑着问道。

 乔微直接对着钟涵行了大礼:“齐微拜见老师。”

 随后钟涵上前将乔微扶起,乔微又给钟涵敬了茶,这拜师礼就算成了。永城侯又是震惊又觉得简陋,认为还是要奉上束脩礼,但钟涵摆了摆手,他不是在乎这些虚礼的人,如果真的是为了那些,他何必收一个女童为弟子?

 “我每日朝会后入文鑫阁议政、后到崇文馆为太子讲学,只有每日申时以后才有时间为你讲课。”

 钟涵想了想道:“你每日申时在府中等我为你讲课。”

 “是。”乔微听到这话很高兴,钟涵愿意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讲课,就足以说明对她的重视了,这种收徒并不是随性而为,是真的愿意培养她。

 旁边的人也都十分惊讶,他们知道钟涵的这种表现可以说是极为看中乔微了,就连钟涵的几个儿子年少时也不是每日都能得到钟涵授课的,有这个待遇的只有崇文馆中的太子。

 之后钟涵就着重对乔微的读书水平进行系统考察,这样也好方便因材施教。

 越是考察,钟涵越是心惊。他发现乔微所说只通四书根本就是谦虚,就算是五经乔微也能倒背如流,这水平别说是同年龄段的少年,就是及冠之年的学子,也不一定能比乔微学得更深奥了。

 这个结果自然是让钟涵很高兴。

 他越来越觉得自己收这个女弟子的决定没错。

 乔微在钟涵面前被考教了半日,等离开钟家的时候已经很晚了。她靠在马车上休息,但旁边的范氏却让她不得清净。

 “钟太傅真的收你为徒了?”范氏还是觉得不可思议,如果说这个结果对于永城侯来说是又惊又喜的话,那么对范氏来说除了震惊还有些生气。

 乔微睁开了眼:“是的,我每日申时之后来钟府受教。”

 “你有没有向钟太傅引荐你兄长”范氏最大的希望是长子齐斌都拜钟太傅为师,而不是乔微。

 不仅是因为乔微不是她亲生女儿,还因为乔微是姑娘,在范氏心中能出人头地的只有儿子,闺女需要读书,但只要上一上府中的闺学,能吟诗作对就很好了,拜师太傅又能有什么用?

 这样的机会应该留给儿子才是。

 范氏的想法乔微一眼就能够看透。

 “兄长之才不在读书上,父亲也已经不再苛求兄长读书,我为何要引荐兄长?”乔微一双清冷的眼睛看向范氏,她倒不是生气,而是在认真地和范氏讲道理。

 这些年范氏对她忽冷忽热,但在物质上也没有亏待她,乔微对范氏也礼敬有余。她在能和范氏讲道理的时候还是愿意和范氏好好说话的,毕竟这关于齐斌的前程。

 听到这话,范氏不高兴。

 “你兄长只是喜欢玩闹,他还没开窍,等他开窍自然就会刻苦读书。”范氏还是一心希望齐斌和她娘家父兄一样走文官清流的路子。

 大周虽算不上重文轻武,但近些年大周边关风平浪静,治国理政又仰赖文官,所以文官比武将在众人心中要高出一筹。

 勋贵人家固然富贵,可升官提拔却要拿命去搏,范氏只有一子一女,又哪里愿意齐斌上战场?

 “那母亲觉得兄长几时会开窍?这京中在读书上开窍的少年郎这么多,为何钟太傅不去选他们反而要选不开窍的兄长?”乔微淡淡地反问道。

 这话将范氏堵得差点说不出话来。

 “我不是没给兄长机会,我给他做文章,已经给了他在钟太傅面前露脸的机会,可是兄长都没有把握住。”乔微淡淡地道:“我已经把兄长推到钟太傅面前了,您还要我怎么做?”

 如果齐斌真的有心拜师钟涵,就应该将那篇文章连夜背熟,然后仔细琢磨钟涵的喜好,而不是钟太傅一句“此文章可是你所作?”,就将真相倒出。

 不过这也说明齐斌本性不坏,但更能说明的是齐斌自己对拜师并不上心。

 范氏被问得哑口无言,她也明白就像乔微所说的那样她已经把路都给齐斌铺好了,可是齐斌却还是摔倒了。

 这种事不能怨旁人,只能怨齐斌自己。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能不能接受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最起码范氏心里就有些接受不了齐斌在读书上不如乔微这个事实。

 见范氏不说话,乔微也不再理会,她靠在马车上闭目养神。

 回到家后,先是随着永城侯和范氏一起去和老太太章氏请安,永城侯欢天喜地地宣布了这个消息,在永城侯府众人面前炫耀。

 “母亲您不知道,阿微在钟太傅面前礼仪俱全,对钟太傅所问更是对答如流,钟家子钟朔之更是和我感叹说阿微之才比得上及冠学子,就是他在国子监教书都没见过比阿微更厉害的孩子了……”

 听着永城侯不断地夸耀,永城侯府众人都张大了嘴。

 章氏只得永城侯一子,其他几房都是庶出。在老永城侯病逝后,永城侯就和几个弟弟分了家,所以现在的永城侯府里住的只有永城侯一家。

 永城侯的妾室和庶子庶女,这个时候只有惊讶羡慕地份儿,至于插话还轮不到他们。

 唯一够资格说话的章氏在听完永城侯炫耀完女儿后,对着乔微点点头。

 “做得不错,没有辱没我永城侯府的门楣。”章氏对于能够永城侯府挣面子的晚辈,态度会和缓一些,也开了金口表扬了一句。

 乔微只是微微欠身:“都是兄长教我念书,父亲许我看书的功劳,若无父亲开明兄长爱护,我也无今日。”

 见乔微一一对着永城侯和齐斌行礼道谢,一家子其乐融融的样子,范氏不禁有些恍惚,如果是念安在此,该有多好,他们才是一家。

 这种恍惚范氏几乎每天都有,她每次看见乔微心里总是矛盾的。

 她知道乔微没有错,如果当初抄家的圣旨真的下了,那么乔微就是替女儿去死。她也答应过刘妈妈如果度过那次大劫,绝对视乔微为亲生女儿,所以这些年她从未在物质上亏待过乔微。

 她有时候甚至觉得乔微应该感谢那次大难,不然一个仆妇的孙女又怎么能享受侯府贵女的奢靡生活?

 她还是想念自己的女儿,明明是侯府贵女现在却还不知道在哪里受难,一想到这些她就扎心。

 乔微看了眼范氏,她明白范氏的纠结和对亲生女儿的思念,这些本身无可厚非,都是人之常情,所以她从不会因为范氏善变的态度对范氏不满,但再多余的感情就没有了。

 范氏为了让女主在抄家前逃走,恳求自己的奶娘刘妈妈换女。这对女主来说是最伟大的母爱,可是如果当时她这具身体真的被处死,那原主和她又何其无辜?

 永城侯在旁边只顾着兴奋了,范氏的反常他根本就没看到,炫耀完女儿,永城侯又命厨房晚饭多加几个菜,甚至还开了酒,可见他心情真的是很好。

 最后永城侯喝得昏昏沉沉地被范氏扶回了正房,齐斌自觉身为兄长的责任要送妹妹回院子,乔微也没有拒绝。

 乔微和范氏感情不深。特别是乔微长大一些后,范氏一看见乔微就想起自己的亲生女儿,为了不天天在一起看人思人,所以范氏特地让人将主院旁边的小院子拾掇起来给乔微住。

 “阿微,父亲刚才和我说已经开始让人给我寻武师了。”齐斌兴奋地和妹妹分享自己的好消息。

 乔微嘴角弯弯一笑:“恭喜大哥得偿所愿。”

 “阿微,你在钟家受了什么委屈一定要和我说,父亲要是不给你做主,我帮你出气。”齐斌觉得自己马上就要雄起了,他本来打架就好,只要以后认真练武,谁欺负他妹妹他就揍回去!

 乔微挑眉:“钟家有什么委屈给我受?”她是钟太傅正式收的弟子,去钟府是学习的,怎么会受委屈?

 “他们都说钟太傅可严厉了,他要是打你……”齐斌想起自己书院中在崇文馆上过课的朋友说的话,据说这位太傅惩罚人的法子都不带重样的,想想就觉得可怕。

 这个时候齐斌也更加同情自己妹妹了。

 “钟太傅要是打我,大哥还能替我打回去?”乔微见齐斌单纯的样子,忍不住逗道。

 齐斌瞬间蔫了。

 见齐斌耷拉着脑袋的样子,乔微心情大好,突然明白为什么大人总喜欢逗小孩子了,实在是好玩。

 “我功课一向很好,钟太傅不会打我的,大哥你放心。”乔微道。

 说完后乔微又道:“就算是大哥以后习武,该看的兵书还是要看,为兵者易,为将者难。若是大哥成了武将入朝,一样是要写奏本条陈的,所以该学的还是得学。”

 齐斌倒是没有再反感这些,他知道他爹读书不行但兵法学得很好,他总不能连他爹都不如吧!

 其实齐斌有些叛逆心理,主要是永城侯压着他学不喜欢的东西,况且永城侯自己这个当父亲做得榜样就不行,用齐斌的话说就是他爹自己读书都差,他学不好不很正常吗?

 现在他和他爹走一条路了,他绝不承认自己比永城侯还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