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行 作品

第133章 士庶之争,女帝之路

 随着镇国公班师回朝,勤政殿中的气氛越发沉闷。

 “陛下,以左右骁卫为首的大将军马逵等人提出要给镇国公封公。”郭慈沉声道。

 这里的封公自然不是公爵,毕竟镇国公本身就是异性最高的爵位,这里的封公指的是官位,是三公。

 三公之位在各个朝代都不一样,大燕的三公是指太尉、司徒、司空,为正一品位。

 《大燕六典》载:“三公,论道之官也。盖以佐天子,理阴阳,平邦国,无所不统,故不以一职名其官。”可以说官拜三公是一个朝臣最高的位置了。

 如今不算爵位,官位最高的是崔洺这个宰相之首,同中书门下算是从二品的官位,比同为宰相的门下省侍中郭慈还要高半个官阶,这已经让广明帝忌惮非常了,更不要说三公之位。

 “我朝三公之位历来只作追封,若是给镇国公封赏三公的位子,那接下来他在立功又该如何?是加赐九锡?还是封异姓王?”安都侯赶紧对着广明帝拱手道,“陛下,此事万万不可啊!”

 镇国公是有战功,可也远远到不了封赏三公的地步啊!

 在大燕,还没有活着的官员获封三公之位。

 “不是以后,现在已经有人要让陛下给镇国公赐九锡了。”崔洺说道,之后就将几个奏本送到了广明帝面前。

 “封三公加九锡,他下一步是不是就要封王,再下一步就要坐上朕这个位置了?”广明帝只看了一眼崔洺递上来的奏本几眼,眼中的杀气就溢了出来。

 旁边的郭慈叹了口气,他是不愿意掺和进崔洺和镇国公的争斗。可是现在不是两个权臣的争斗,而是广明帝这个帝王和权臣的争斗,他不能看着这个国家改朝换代啊!

 郭家虽小也惜命,但有些名声还是要的!

 世家最重名声,他们私下里可以各种阴谋算计,但是明面上的名声一定要守好。

 郭家的后辈可以投效镇国公,但郭慈自己不行,忠臣岂能侍二主?他若是投效镇国公,那他的名声和郭家的名声也就完了。

 这个时候原本中立的朝臣大部分都会倒向广明帝,郭慈也不例外。

 “加赐九锡未必是镇国公的意思,但三公之位镇国公怕是志在必得。”崔洺和郭慈对视一眼,对着广明帝说道。

 加赐九锡的说辞,很多都是那些想要拍镇国公马屁的人胡乱揣测的,他们就是跟着叫嚷,想要讨镇国公欢心,好能加官进爵。

 “镇国公呈上的奏报中是怎么说的?”广明帝对着两人问道。

 郭慈道:“镇国公先是夸大了自己的功绩,称自大燕建国之后,能百战百胜者除他之外再无旁人,其功绩昭彰世人无出其右,他倒是没讨官,但是在奏本中言还望陛下对将士能够好好封赏,不能寒了将士之心。”

 “他的意思是如若朕不给他封三公之位,就是寒了他的心,寒了他的心就是寒了天下将士之心?他就是天下将士不成?”广明帝冷笑道。

 崔洺见广明帝的神情越发阴翳,却道:“他说得也不无道理,若是陛下不封赏他,怕是堵不住天下悠悠众口。”

 其实广明帝也知道崔洺说得是实话,但他心里就是咽不下这口气。

 旁边的郭慈没说话,但安都侯倒是有些着急:“崔相,若是陛下给了他这个封赏,那他岂不是更不将朝廷和陛下放在眼中,以后岂不是陛下都要看他的脸色行事?”

 崔洺看了一眼安都侯,他知道安都侯说这话不是蠢,而是聪明极了。广明帝想说又不能说的,想抱委屈却不能抱的,安都侯都用自己的口替广明帝说了出来。

 “陛下,若是不恩赏镇国公,那么在百官和将士心中,必定认为是陛下寡恩。”

 “但若是陛下将君恩浩荡做足了,日后镇国公再有什么举动,那就是他深受皇恩,却不思感念陛下恩德,是为无君小人了。”崔洺对着广明帝劝道,他的意思也很明确,杀镇国公可以,但是要把礼数做足。

 正所谓师出有名,他们要杀镇国公绝不能随意灭杀,先不说镇国公手里的兵会不会反,就说若是真的寡恩刻薄,怕是会真的寒了天下臣子之心,日后别说是将士,就是学子百姓也不会再替广明帝卖命了。

 “正所谓天欲其亡,必令其狂,以镇国公现在的行为,只要陛下恩赏他三公之位,他必然行事狂悖,到时陛下再有什么举动,那也是他咎由自取,天下百姓和将士也能体谅陛下。”崔洺道。

 广明帝听后眼中闪过一道精光,他很快就做出了决断。

 “既是要封赏,那就封镇国公司徒之位。”广明帝说道:“他的那些将领也全部随他入京受封。”

 见到广明帝如此说,崔洺点了点头:“陛下英明,如此一来边境大军陛下也可派心腹接手。”

 广明帝到底是帝王之才,崔洺只是劝说一二,甚至连苦口婆心都称不上,广明帝就立刻举一反三,很快就想到如何对镇国公手中的军队出手了。

 “除此之外,后宫之中陛下也应当有所表示。”郭慈想到镇国公的奏本道:“镇国公的奏本中着重提出了池昭仪之事,言及他爱女心切,请陛下体谅照顾池昭仪。”

 其实他们都很不想管广明帝后宫的事情,毕竟后宫之事是广明帝的私事。对于后宫,一般来说只要帝王不废后,不宠妾灭妻,不废嫡立庶,他们这些前朝的臣子实在是都懒得管。

 “池昭仪降位是因为她责打嫔妃,若是这么短的时间门就复位,怕是后宫嫔妃会心有不忿。”广明帝有些为难,其实除去为难,他更觉得憋屈,他连自己的后宫都不能自己说了算,还有比他更憋屈的皇帝吗?

 再说给池昭仪降位是他,这么快给池昭仪复位的也是他,他这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吗?

 这个时候广明帝转头看向了崔洺。

 被龙椅上的帝王盯着,崔洺不用想就知道这位在打什么主意,这是要让他同意由皇后出面给池昭仪复位。

 可是又凭什么呢?

 此事上皇后又得不到什么好处,甚至连好名声都得不到,这种事凭什么让崔家的皇后干?

 转头崔洺就给了广明帝一个建议:“陛下可以让太后出面,自古以来为妃嫔进位,一是妃嫔生育子嗣有功,二是品德出众,三就是侍奉长辈孝顺,陛下可令太后出面言明池昭仪侍奉太后有功,为池昭仪复位。”

 总之这种事情就别来找他女儿了。

 虽然崔洺有些耍滑头,但广明帝也不得不从承认让傅太后出面比皇后出面要好。

 “崔相说的是。”广明帝点点头,转过头就让高恭给傅太后传信去了。

 一旁的郭慈看了一眼崔洺,这位可真是老滑头,没有好处的事情是一点别想让他沾手。

 镇国公还未到京都,加封为司徒的消息就传遍了京都,此外池昭仪也复位贵妃,原本冷清的锦华宫一时间门热闹非凡。

 乔微依旧端坐在正阳宫中,看着池贵妃又穿上了翟衣,戴上了满头的点翠首饰,耀武扬威地坐在她面前。

 “果然还是贵妃娘娘好命,这才几日陛下就复了娘娘的贵妃之位,可见对娘娘的恩宠,据说自从娘娘复位后陛下就一直歇息在锦华宫中,其他人的宫殿那是去都没在去过了。”有人对池贵妃奉承道。

 这样奉承的人也不止一个两个,这些妃嫔大部分都是低阶的武将家的女儿,还有的就是从民间门采选的没有根基的女子,再有就是想要依附镇国公的庶族,总之都是奔着镇国公的权力来的,为了讨好池贵妃也不顾此时是在正阳宫中了。

 阮若烟看着这些人只觉得是跳梁小丑一般,池贵妃和池家一看就是离死不远了,这些人看着池家烈火烹油鲜花着锦,须知月满则亏水满则溢,池贵妃还不知收敛那真是离再次彻底被废不远了。

 她相信下次池贵妃再被废,就是她的死期。

 还有这些奉承人的妃嫔,也当真是好笑,看不清形势也就罢了,可偏偏还不知道天高地厚,在正阳宫中奉承池贵妃,这是在打皇后的脸呢。

 看着上首依旧眉眼温柔的乔微,阮若烟不得不说敬佩乔微的养气功夫,这份本事池贵妃就学不会,也怪不得宫中都管皇后叫活菩萨呢,要是池贵妃也能时刻保持这样,这位的名声也就不会那么差了。

 可惜了,如果会装就不是池贵妃了。

 看着阮若烟镇定自若,旁边的万美人倒是有些担心:“你可是要小心,这池贵妃复位,怕是要第一个找你麻烦呢。”

 阮若烟也知道万美人的提醒是对的,她虽然受宠,也在池贵妃被废这段日子在广明帝那里刷了不少好感,兑换了不少积分,但还是有些忌惮池贵妃的性子。

 “不如你托庇于皇后娘娘?”眼见着阮若烟有些发愁,万美人提了个建议。

 “比起我,池贵妃现在的眼中钉怕是欣婕妤。”阮若烟想了想道,“龙嗣才是池贵妃最忌讳的。”

 她一直都没有怀孕,就是因为她觉得此时不是怀孕的好时机,所以一直从系统那里买避孕药吃。她不怕皇后那种暗中的手段,就怕池贵妃这种明着来的,所以她觉得为了保住自己的孩子,还是要等池贵妃倒台后才能有孕。

 万美人想了想道:“也是,你看池贵妃就是被人奉承着,那看向欣婕妤的眼睛也十分不善。”

 池贵妃确实看着欣婕妤就是烦躁,龙嗣的问题一直她的忌讳,她就是不明白了,为何她身体明明没有问题,就是怀不上龙嗣呢?

 程岚被池贵妃看得忍不住靠本能用手护着自己的肚子,这下子看得池贵妃火气更大了。

 “都说皇后心慈,可如今欣婕妤有了身孕,皇后为何还不免了欣婕妤的请安?”池贵妃看向乔微,“可见有时候这有心慈名声的人也不一定真的心慈。”

 听着池贵妃这挑唆自己和皇后感情,又嘲讽皇后的话,程岚赶紧道:“皇后娘娘之前是要免了臣妾的请安的,只是臣妾想着如今臣妾的月份不大,不该如此轻狂,所以才婉拒了皇后娘娘的好意。”

 池贵妃听到这话嗤笑道:“本宫和皇后说话,有欣婕妤什么事情?什么时候你这般低下的身份也能在本宫和皇后面前放肆了?还是说欣婕妤仗着怀有皇嗣,才骄纵起来不将本宫和皇后放在眼中。”

 婕妤已经是九嫔之下最高的位份了,程岚的位份在在后宫之中已经算很高了,池贵妃说她身份低下,这是将整个广明帝的后宫都骂了进去了。

 “臣妾……”程岚连忙要辩解,就被上首的乔微打断了。

 “池贵妃这话过了,在座的都是后宫妃嫔,若是她们身份都低下,那宠幸她们的陛下又是什么?那池贵妃又是什么?”乔微看向池贵妃。

 “本宫是一品贵妃,三夫人之首,如何能是小小的婕妤能比得了的。”池贵妃冷笑道。

 “那池贵妃越过本宫向欣婕妤问罪,可见也是没有将本宫放在眼里。”乔微声音清冷。

 池贵妃转头看向乔微:“臣妾也不过是替皇后多管束一下妃嫔,哪里值得皇后这般动气?皇后心慈,不忍惩戒妃嫔,才将有些人纵得不知天高地厚,可是本宫看不过,少不得帮着皇后管束一二。”

 “你只是贵妃,伺候好陛下是才是你的本分,至于管束宫妃,你并无协理后宫之权,这话还是莫说了,不然就是僭越行事了,贵妃已经因僭越行事被废一次了,难道要在一件事情上再栽一次跟头吗?”乔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