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来笑容 作品

第111章 乌云散去,便是晴空

自从钱铁军身亡,陈默然上任信城基地长以来,时间已经过去了三个星期。

 正如大多数民众所期盼的那样,他们的日子正在一天天变好。

 萧天逸的科研能力毋庸置疑。当他获得了安稳的科研环境,并得到充足的资源支撑,短短二十多天,就带领信城的科学水平发生飞跃。

 性能极强的虫晶计算机迅速问世,并以这种计算机系统为基础,建设起全城的身份信息系统和与身份绑定的电子货币系统。

 新款智能身份卡免费发放给每一位幸存者,这种身份卡兼具身份证的识别功能和银行卡的支付功能,让人们仿佛回到了信息时代。

 现在,信城各处的兑换所都可以将虫晶或其他物资兑换成在线的炎国币,存储在个人名下的账户内。

 民众之间能直接以转账的形式进行商业交易,或用炎国币购买各种生活物资,比起之前原始的以物易物,不知道方便了多少倍。

 另一方面,虫晶计算机具备强大的计算功能,模拟运算和仿真分析都变得相当便捷,大大推动了其他方面的科研进展。

 军工领域,科研所研发出威力更大的虫晶集束弹药,并在城墙上架设了一批威力更高、射速更快的虫晶武器。

 虫晶能量炮发射超高温的光束,能够有效穿透虫子厚重的甲壳。虫晶加农炮发射虫晶炮弹,火力覆盖范围极广。

 这些新式武器的火力,和昔日出现在江城军区的一级虫晶炮不可同日而语。

 它们制造出的可怕火力网,足以瞬间重创二级巅峰虫子,杀起低级虫子来更是宛如绞肉。被击中的虫子不是青一块紫一块,而是东一块西一块。

 昔日那些恐怖的群居虫族,比如嗜血巨蚊或绿色毒蚁等,数量往往以成千上万计,行动又极为迅速,让人们防不胜防。

 而现在,猛烈的火力能将它们成片消灭,大大缓解了密集虫潮带来的数量优势,能让传承者们将精力放在解决高级虫子上。

 还有一项意义重大的技术出现,它的名字叫虫晶发动机。

 先前也有人提出过所谓虫晶蒸汽机的概念,也就是用虫晶燃烧产生的热能将水加热,产生的水蒸气带动轮机运转,进一步转化为机械能。

 而虫晶发动机的原理更接近电动机,通过类似电磁感应的机制将生物质的虫晶能量直接转化为机械能,省去了烧水的步骤,能量转换效率比虫晶蒸汽机高得多。

 配备虫晶发动机的车辆开始在道路上奔驰,包括运输物资的货运车辆和服务民众的客运车辆,昔日的人力车几乎被完全淘汰。

 甚至还出现了一种披着厚重装甲外壳的履带式虫晶坦克。

 虫晶坦克的装甲并不是由钢铁构成,而是与银甲巨虫的甲壳物质类似。它装备了一门凶猛的虫晶加农炮,并加持了二级中期的防御魔法阵,强悍的防御力足以无视二级中期以下的虫子攻击,令董司令啧啧称奇。

 为了支撑这些虫晶武器大到夸张的能量需求,信城的能源系统也初具雏形。

 城中心的虫晶反应炉消耗巨量虫晶,生产出无比庞大的能量,并由能源管道输送至全城,为城墙上的各种武器供能。

 虽然能源管道铺设在地下,常人很难察觉这种变化,但与以往最明显的不同是,信城的街道上终于有路灯了。

 如果炎国币充足,交得起每个月的能源费,甚至可以在主干能源管道上装一根小型能源管道通到家里,为灯具和各种小型器械提供能量,仿佛末世之前的电网系统一样。

 可能有人要问,既然武器要消耗能量,各种灯具或机械也要消耗能量。

 那么如此多的能量,或者说如此多的虫晶,是从哪里来的呢?

 城外的虫子变得越来越少,光靠城外猎杀获得的虫晶,显然无法满足整座信城的能源消耗。

 答案是——养虫场。

 在信城南部的空地上,萧天逸圈出一片广阔的范围,养殖着数以千计的银甲巨虫。

 这些银甲巨虫进行过一系列的基因选育,比野外的银甲巨虫更加肥硕,最大能长到两辆小汽车的长度,高度超过一层楼,境界能达到一级巅峰。

 但它们的灵智却比一级初期的虫子还要低,一个个都呆呆傻傻,基本没有战斗能力,只会拼命地进食、拼命地长胖,然后乖乖被人类屠戮。

 至于虫子的食物来源,也很好解决。

 在科研所的变异植物培育基地,小麦能长到接近一个人高,变异果树的高度更是能达到数十米,每一季收获的变异作物重达数百吨。

 除去人类可以食用的果实之外,那些没有利用价值的植物根茎,比如秸秆或树叶,就会被送到养虫场去喂虫子。

 银甲巨虫固然喜欢吃人肉,但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它们也是可以吃草的。

 不过成长速度显然没有吃人快。

 吃草的银甲巨虫至少要两个星期才能发育成熟,养殖效率太低。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萧天逸专门去找了秋漓。

 巧的是,她还真有办法。

 秋漓以原初生命之力为基底,在信城南部广袤的土地上刻画出一座半永久的巨型法阵。

 源源不断的生命力量从地下渗出,宛如在化学反应中加入催化剂,让银甲巨虫的生长变得极为迅速,仅需三天就能从幼虫发育为完全体。

 等到这些银甲巨虫个个长得白白胖胖,传承者们就会宰掉其中的一大部分,取出它们的虫晶,割下它们的虫肉、虫眼和甲壳,只留下几十只银甲巨虫,进行下一轮的交配繁衍,如此循环。

 养虫场每三天就能收获上千吨虫肉,再加上科研所培育的各种变异植物,如此庞大的物资总量,即便平均分配到每一位幸存者身上,都是相当可观的数字。

 考虑到现在的物资相当充足,陈默然上调了信城的基本福利水平。

 哪怕不进行任何劳动,每天都能领到一斤肉、一斤米和一斤蔬菜,还能住进免费的小公寓,足以过得相当滋润。

 当然,参加劳动才可以赚取更多炎国币,不仅能兑换任何想要的生活物资,甚至住进通水通电的豪华房屋,享受更加优质的生活。

 随着信城的生活质量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提高,人们仿佛看见了回到末世之前的希望。

 无论是风尘仆仆的行人,还是城墙上戍卫一方的传承者,他们的眼神不再充满迷茫与恐慌,而是渐渐恢复了平静。

 街道上平添许多欢声笑语,甚至连一些末世后早已绝迹的文娱活动,都有重现江湖的趋势。

 就连董司令都不禁赞叹,信城发生的变化太大了。

 如果说钱铁军时代的信城还是一个普通的幸存者基地,那么现在的信城,竟然有了些末世前城市的样子。

 在这个过程中,萧天逸的系统,以及他的个人能力,贡献了很大一部分力量。

 但更重要的原因,恐怕是朝不保夕的末世充分激发了每一位幸存者的生存潜能。

 排除掉妨碍团结的因素后,在众人的齐心协力下,信城反而在风雨飘摇的末世中逐渐站稳脚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