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率以正 作品

第315章 新一轮的利益交换

    侯府联络运河上来往商船的人,联络到了顾氏的密探。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不奇怪了。
 


    一条运河,蕴含着巨大的利益。
 


    正好运河的终点在江南,江南世家暗中组织船队分一杯羹也很正常。
 


    想到这里,李让心下稍安,朝顾远山拱手一礼,笑道:“不错,李某近日确实在联络运河之上的船队,李某要回长安,这拖家带口的,还是坐船要方便一些。”
 


    顾远山微微一愣,脸上忽然露出恍然之色,颔首道:“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啊~”
 


    “呵呵~”
 


    李让呵呵一笑,毫不退缩地与顾远山对视。
 


    顾远山继续说道:“其实此事李县侯完全没必要舍近求远,只需手书一封至我顾氏堂上,顾氏自当替李县侯安排妥当。”
 


    听出顾远山的言外之意,李让摇头笑道:“主要是想着李某劳烦顾氏之事已经良多,区区一桩小事,李某就算有这个心,也确实没这个脸。”
 


    李让和顾远山有一句没一句地交谈着,其他顾氏成员便立即闭上了嘴巴。
 


    都是大家族的核心人物,自然不会浅显地以为李让和顾远山当真在谈船队之事。
 


    而李让和顾远山几轮交锋下来,也逐渐想明白了顾氏的诉求。
 


    顾氏所谓的可以安排船队送他回长安,说白了,就是要借助他这个侯爷的名头,将顾氏子弟安插的朝堂之上。
 


    可以简单地理解为,顾氏想要绕过和李世民的合作,在朝堂上单独安排人手。
 


    对此,李让也不意外。
 


    不把鸡蛋在一个篮子里,这应该算是大家族的传统了。
 


    顾氏与李世民合作,固然可以大规模的在朝堂安插他们的人手,但也容易背上幸进的名声,导致根基不稳。
 


    而以李让这个侯爵的身份为突破口,朝昭应县侯府投行卷,以举荐的方式成为官员,虽说上升的速度会慢一点,但走得稳当。
 


    没错,现在李让可以举荐别人为官。
 


    虽说科举早在前隋时期便已经有了大致的概念,但大唐现在主要选拔人才的方式,依旧是以举荐为主,科举为辅。
 


    举荐,即察举制
 


    具体的方式,便是读书人朝权贵府上投卷,若是读书人投的内容被权贵看上,权贵便会对这个读书人进行第一轮面试。
 


    面试过了,权贵便会将这个读书人举荐到君王面前,由君王来决定他应该去做什么事情。
 


    为什么北方的世家门阀能够把持地方官府的大多数职位?
 


    便是因为他们拥有举荐的权利。
 


    举荐的都是自己人,不能把持地方才有鬼了。
 


    李让作为大唐世袭罔替的侯爷,自然也有这个权力。
 


    尽管他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动用过这个权力。但那是因为他宁缺毋滥的性格,宁可空着,也不随意举荐。
 


    毕竟,当你举荐一个人为官的时候,别人就会默认这个人属于你这个派系。
 


    举荐的人争气还好,要是不争气,就容易成为政敌攻讦自己的理由。
 


    这是顾氏对李让的诉求。
 


    当然,作为交换,顾氏会帮助李让的人鉴别运河之上的船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