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崩溃的李泰

    次日上朝,文武大臣们照例进入皇宫。



    司空房玄龄一路上神采奕奕,和臣公们有说有笑,心情极好。



    走在他对面的长孙无忌看着心情极度舒适的房玄龄,却是一脸好笑。



    “梁国公是有什么喜事嘛,好久没见你这么高兴了呀?”长孙无忌假装不知地问道。



    房玄龄挥了挥衣袖,笑道: “哪有什么喜事,要说喜事嘛,应该也是朝廷有喜才对。”



    房玄龄说完,不再理长孙无忌,今日以后,魏王成为新任东宫之主,他房玄龄有从储之功,将来的权势将不丝毫亚于长孙无忌,他没必要再看这个司徒的脸色了。



    长孙无忌也懒得跟房玄龄较劲,反正从今以后,他才是百官中话语权最大的人,唯一能和他一较高下的,恐怕也就陛下眼前的大红人邓宏能比。



    但邓宏是自己这一边的人,又岂会跟自己作对!



    大殿上,大臣们按顺序坐好,不一会儿,皇帝在太监的搀扶下来到了大殿。



    接下来便是今日乃至关系大唐未来几十年最重要的一件事,所有人都聚精会神,紧张地注视着宣旨的太监。



    良久后,李世民示意太监宣旨,太监得到示意后,拿出皇帝早已拟好的圣旨张开。



    “圣旨,大唐皇帝令,太子事关国本,储君乃朝廷稳定之基,国不可一日无君,太子之位亦不可空缺,晋王治德才兼备,孝顺知礼,现封为太子,即日迁居东宫,协助天子总领政务。”



    圣旨宣读完毕,朝堂一片哗然,长孙无忌为首的晋王派欣喜若狂,房玄龄为首的魏王派失魂落魄、震惊不已,唯有邓国公邓宏事不关己,一脸平淡。



    朝臣们的眼神被上座的皇帝看在眼里。



    “皇帝万岁。”



    圣旨宣读完毕后,文武百官齐呼。



    退朝后,晋王李治被立为太子的事情震动长安,那些刚才还为魏王感到不值的大臣瞬间换了一副面孔,纷纷前往晋王府恭贺。



    邓宏被皇帝留了下来。



    大殿里,只有皇帝和邓宏二人。



    经历一系列的事情,李世民已经苍老不堪,面容更是让人看了心疼。



    “爱卿啊,承乾忤逆、李泰凶险,晋王虽被立为太子,但朕唯恐他性格软弱,不堪当国之大任,朕想让你担任太子少傅,辅佐晋王你看如何”



    “陛下,臣早年身为废太子少傅,未能好好教习废太子,因此惭愧之至,今日实在无颜再担此任。”



    邓宏是真的乏了,从武德四年入朝以来,他已经为官二十余年,现如今,他只想着有朝一日能东征倭国,为华夏扫去千年后最大的威胁,然后带着一家人隐居山野,再也不想过问朝政之事了!



    “兄弟啊,承乾之事与你无关啊,朕知道你不恋权贵,但如今,我身边靠得住的人只有你和无忌他们了,无忌能力虽然出众,但正如皇后所说,其人太过恋权,唯有你甚合朕意,少傅一职,舍你其谁呀?”



    李世民几乎是在求邓宏,若不是李承乾和李泰不能担任太子,他都没想过让李治来当这个储君,因为李治的性子相比李承乾和李泰,太软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