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党争初显(第2页)



    “此言差矣。”



    上官仪说完,中书侍郎来济又站了出来。



    紧接着,于志宁、张行成、高季辅、宇文节、韩瑗、李义府等朝廷大员,全部一齐上阵。



    “秘书少监你除了会作诗词以外,对朝政真是一窍不通。”



    “哼哼,来大人不见得比本官好多少。”



    “陈大人,你一个右卫将军瞎掺合什么……”



    “哼,照你这么说,只有你们这些拿笔墨的人能议论朝政,那还要我们武将干什么”



    ……



    双方一时间吵得不可开交,唯独邓宏和长孙无忌这两个大佬默不作声。



    李治坐在龙椅上,看着剑拔弩张的众臣,也是顿感不安,想不到自己就加封吴王一事,竟惹得党争初显……



    “好了,此事以后再议。”



    李治制止了喧闹的众人,一脸不悦地离开了大殿。



    “速去召邓国公来。”



    李治回到寝殿后,立即命贴身太监去召邓宏来。



    不一会,邓宏就来到了李治跟前。



    “臣参见……”



    “爱卿免礼。”



    邓宏刚想行礼就被李治免了。



    “爱卿啊,今日之事依你看,朕该如何做”



    李治有些慌了,他甚至想退让,面对群臣的争吵,他有些支撑不下去了。



    “陛下,今日朝堂之争参杂了许多因素,这不仅是针对吴王,更是双方为争夺朝中的话语权和利益,陛下如果想像先帝一样法令通达,做事就不能犹豫不决。”



    “那爱卿的意思是”



    李治还是决定听听邓宏的意见,他太依赖邓宏了,这是唯一一个先帝驾崩之际告诉他要无条件信任的人。



    “这要取决于陛下自己,别人的意见始终不能动摇自己的主见,陛下如果认为留吴王在朝堂能有利于江山社稷,便坚持下去,反之则顺从宰相他们。”



    邓宏说完,李治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朕知道了。”



    次日朝会上,李治坚持己见,正式授吴王为司空,但并不留在朝中,而是将其封为梁州都督。



    这一来可以制止了朝廷的党争,二来梁州离长安不过200里地,吴王若想见杨太妃,快马也不过一天的路程。



    对此,邓宏倒也没说什么,皇帝终究是刚登基,凡事都还得历练。



    而此次因为吴王的争斗虽然停息了,但长孙无忌对吴王的恨和不安却又加剧了。



    “此人必除之,否则必后患无穷。”



    太尉府,长孙无忌眼神狠厉地对于志宁、来济等人说道。



    “司徒手握军权,又深得皇帝信任,此事恐怕不好办啊!”于志宁有些退缩,邓宏的权势不似表面那么简单。



    “司徒……”



    一想到邓宏的权势,长孙无忌就犯了难,邓宏在朝中的势力并不如自己,奈何他手握军权,仅凭这一点,就可以和自己并驾齐驱……



    “他当初怎么不死在战场上!”长孙无忌此刻完全被权力熏晕了脑袋,若不是邓宏,他现在就是一人之上、万人之下,独掌朝纲的大唐第一权臣。



    “先帝啊,你真是给无忌出了个难题啊。”



    长孙无忌此刻甚至有点怨李世民,今天朝堂上之所以出现两派相争,完全是李世民当年授意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