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义务兵制(第2页)



    邓宏看着群臣笑道。



    众人瞬间有所明悟。



    “彩、彩、彩。”



    邓宏继续道。



    “不仅如此,六部还应该积极配合,下发命令到各州府,每隔几年必须查清辖区内的人口数量和青壮年人数,有效保证我大唐适龄参军的人数。”



    “这是一个很大的工程。”



    邓宏讲完,刚兼领户部尚书的刘仁轨便站出来说道。



    “工程再大也要完成,这是最基本的保障。”



    邓宏语气坚硬道。



    “下官等铭记。”



    邓宏说完,六部尚书都附和道。



    “不错不错,这义务兵制可还有其余涉及啊?”



    李治笑着问道,今天他算是知道邓宏为何能成为贞观中后期李世民的心腹谋臣了,其贡献的国策,于国简直事半功倍,条条堪称治国大策。



    “有~”邓宏继续说道:  “当军人成为一种荣耀后,参军就有了一定的条件,我大唐人口众多,并非人人皆适合参军,因此,想要成为一名士兵,身体素质、忠君报国的思想都必须过关,方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士兵。;



    “不仅如此,我大唐治下的各州府还须每年组建军前训练,对十四至十八岁的青壮年进行军事训练,强化年轻人的身体素质,让他们从小便成为一名合格的兵源,臣将这种军前训练称之为军训。”



    “爱卿可还有要补充的啊?”



    李治看着讲完的邓宏,贪心急迫地问道。



    邓宏“……”



    人老了,说话口渴……



    “快上茶!”



    李治很是体贴的让人给邓宏准备了茶点,群臣也沾了邓宏的福气,舒服地吃了个皇室提供的早点。



    吃饱喝足后,君臣又开始展开了讨论。



    “陛下,该制度的优点很明显,将士定期进行轮换,既可保持军队的年轻性,优秀者还能增加服役年限,为朝廷提供优秀的基层将领,退为平民的将士经过几年的训练,亦可保持强于普通平民的战斗力,战时可迅速征召参战,这样一来,我大唐就可以达到平时少养兵,战时多出兵的目的,;



    如此,我大唐的军队将变成一支忠君报国的铁血之师,踏遍四方胡族,傲视七大洲八大洋,天下之国闻唐军之名,必皆闻风丧胆、不战自溃。”



    “彩、彩、彩啊!”



    邓宏的一席话,瞬间听得武将们激情澎湃,就连英国公李勣也神色动容。



    “好啊,太尉此策,结合了以往各军制的优益之处,真乃一剂良药,使我大唐退化的军制药到病除啊!”



    邓宏此策,瞬间吸引了一名迷弟,刚调入京师的朝散大夫行度支员外郎狄仁杰顿时喝彩道。



    邓宏从未见过此人,实在是他几十年以来,一直站在巅峰,贞观初年便成为一朝国公,而此时的狄仁杰只是一个从五品下的员外郎,邓宏与其根本不会有机会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