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南诏与卫国的战争(第2页)

 这主要集中在对东南亚各国利益的分配,以及阁罗凤日渐强大的野心,这些矛盾几乎不可调和。

 尽管阁罗凤是邓宏的女婿,但他最终还是选择了向大卫开战。

 这一战,南诏调集了五万大军,几乎占到了南诏兵力的一半,由阁罗凤心腹大将太勒常率领。

 而另一边,卫国则调集了三万军队,由邓宏长子邓诏率领,全力阻击南诏的入侵。

 “弟兄们,杀进昆城,活捉卫王老贼。”

 “弟兄们,为大王而战,护我大卫子民!”

 邓诏身先士卒,指挥大军冲锋陷阵。

 经过邓宏十几年的调教,邓诏早已成为了一位能征善战的皇子。

 双方人马大打出手,惨烈的大战在边境爆发。

 而昆城卫国皇宫内,伪装成老人的邓宏却是一脸淡然。

 “夫君,南诏这次来势汹汹,仅靠邓诏那孩子,真能行吗?”

 杨宁坐在邓宏的身旁,眼神中有一丝担忧。

 闻言,邓宏却说道: “不行也得行,此战我之所以不插手,便是要锻炼他们的作战能力,若当下他们就抵挡不住南诏的攻势,将来我走了,他们又该怎么办?”

 这些年来,邓宏早已退居幕后,军政大权渐渐交到了两个孩子手里。

 长子邓诏主军,次子邓彻主政,兄弟二人相互配合,也还算得上是得心应手。

 并且,立国不到20年的卫国经过邓宏的汉化,已经彻底成为了一个汉家文化圈的国家,对东南亚半岛有很深的影响力。

 就综合国力而言,卫国和南诏已经不相上下,若不是邓宏顾及百姓,念及皮逻阁的关系,恐怕南诏已经被大卫打得亡了国。

 “我们还要离开吗?”杨宁有些意外。

 “那是自然,我太特殊了,不离开没办法。”邓宏叹道。

 想当年,他之所以建立卫国,便是想在此地扶持一个对抗南诏的政权,作为与大唐的缓冲。

 但别的人他又信不过,于是只好自己生孩子来接班。

 但和长安的邓国公一族一样,南中的邓氏王朝,自己也迟早要与他们隔绝联系,这是长生的弊端,没有办法。

 “好吧!”

 面对邓宏的想法,杨宁也只能选择遵从。

 两个月后,南诏与卫国的大战终于结束。

 邓诏率领卫军打退了南诏的进攻,并斩首八千余级。

 南诏大败后仓皇逃离……

 南诏王都内,打了败仗的阁罗凤气愤不已,他一怒之下,将邓宏的女儿邓秀丽降为小妾,以表达对邓宏的不满。

 而邓诏回国后,也把军权交给了弟弟邓彻。

 邓诏心里清楚,自己虽然是邓宏名义上的长子,但弟弟邓彻才是父亲亲生的,因此,他很知道分寸,并不愿意与弟弟争夺王位。

 而邓彻也没有猜忌自己的这个哥哥,两兄弟配合紧密、相得益彰。

 皇宫内,邓宏接见了邓诏,并赏赐了他许多财物。

 邓诏谢过邓宏后,便赶往了母亲香兰的去处。

 而与此同时,在卫国大胜的同时,大唐也派出了使节杨国忠出使卫国。